1)640 盖棺定论_首席新闻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p

  这次的微博她反复斟酌了十来分钟,又写了十来分钟才发出去:“谢谢大家的关心,我没有事,谢谢大家始终相信我,在漫天的诋毁和质疑中仍然为我说话,你们很勇敢,也很坚强,我为有你们这样的朋友感到骄傲,我以后会用实际行动证明你们没有看错人。也谢谢@太阳周刊为我正名,一字一句,字字真实,我可以负责任地说完全还原了事实真相。总结非常棒,作为一个外交人必须要有气节!有时候出于国情考虑,我们外交政策或许比较绵软,但外交人的骨头绝对不软!最后,关于容思雨离职前后,我在这里再做一次补充。”/p

  “磋商第一天,新闻司给华国代表团领导临时安排了一个采访,采访时间很短,原计划只邀请三四家媒体,我将采访名单安排交给容思雨,我以为她应该清楚惯例会邀请哪些名单,所以没有详细跟她说邀请哪些媒体,导致她自作主张邀请了黑名单媒体,这是我的疏忽。最终大家看到的采访是多家媒体联合采访,索性采访很顺利,对磋商的宣传比预期中还要好。”/p

  “因为媒体邀请错误,我很生气,因为反华媒体不论何时都不在我们的邀请名单上,我们是欢迎世界各国的记者来关注了解华国,但并不会敞开大门欢迎恶客。容思雨跟我争辩那是他们不了解华国,应该多给些机会给他们,而且得罪他们对我们不好。我当时没有控制住脾气,让她明天回新闻司,换了另一个同事过来。”/p

  “期间有同事提醒我,说最近经常有一辆美国大使馆的车接送她上下班,我当时以为是她的朋友,因为我本人也有不少各国大使馆的朋友。磋商结束当天,我回到新闻司才知道容思雨连续请了两天假,并且她当天回到新闻司不是为了工作,而是来提交离职申请。”/p

  “这时候我才知道她交了一个在美国大使馆工作的男朋友,按照相关规定,外交人员不能与外籍人士结婚,何况对方是外国大使馆人员,如果要坚守跨国之恋,便只能离开外交部。”/p

  “是选择投身爱情,还是为国家工作,这是个人的选择和权利,外交部并不干涉,容思雨选择了前者,我尊重她的选择,考虑到她态度坚定,实际情况已经不适合继续留在外交部,所以我帮她迅速办理了离职手续。”/p

  “原本这一场同事相处得不咸不淡,我没想到她第二天就反悔了,当街拦住我的车求我帮她收回离职申请。这样的要求我根本办不到,因为我只是一个处长,也不管人事,最终我们发生了一些冲突,不欢而散。”/p

  “我不知道她是以什么心态发出那样一篇实名举报,我没兴趣去探究她的内心,也不希望和谐的网络环境因为我再生波澜,在这

  请收藏:https://m.feie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