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四十一节 科举的土壤_我要做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才开始发展,到成帝时,外戚王氏一门五候,由此开启门阀政治的大门,刘秀恢复汉室,依靠的是地主豪强的支持,投桃报李,让地方豪强坐大,东汉末年三国混战,曹魏司马氏推行九品中正制,这才最终放出了门阀势力这头怪兽。

  正是基于这些认识,刘德才敢在此时推行科举。

  因为首先,地方豪强也好,彻侯贵族,都不会拒绝也不可能拒绝科举。只有傻子才会拒绝一个明显对他们有好处的制度。

  在此时,科举非但不是贵族豪强们的拦路石,相反还是一张门票,一张能让他们光明正大的参与政治,拥有发言权的门票!

  要知道此前的所有举荐制度,都是有着很高的要求的,譬如说,首先你要在地方上有名,并且这名望还得达到一定高度,才能被举荐,或者是孝子贤孙,因为道德而被举荐。

  要知道,这年月官僚阶级跟地主豪强可还没进化到后世的地步,像什么养望之类的戏码,还没被人发明。

  所以暂时还没人敢在举荐的事情上作弊……

  再者,反对也是无效的!

  没兵没枪没权没势,谁会听他们的反对!

  当然,刘德也不会天真到马上就能让科举取代目前的举荐制度,那不现实!

  后世从隋朝开始推行科举,到宋代历经数百年光阴,科举才真正的取代举荐制度成为主流

  ………………………………………………

  嗯,确实科举在汉初是不会有阻力的。

  大家想想看,一群连举荐制度的作弊都不会的渣渣们,会想得到这科举可能会妨碍他们的未来吗?

  再一个,科举其实不算出格啦,刘彻罢黩百家独尊儒术才真正出格,好家伙一口气把黄老派、法家、纵横家全部敲死,啧啧,但也没人反对,大家反而兴致勃勃的玩起了儒皮法骨的把戏。

  对匈奴战争的胜利可能是一个原因,但更关键的是,压根没有形成一个固定的政治势力和团体,没有带头大哥,闹不起来啊~~~~~~

  嗯,今天就这一更了,明天保证4更,主要是今天白天有事情去了,晚上才来码字,结果又在书评区跟人兴致勃勃的辩论~

  PS:感谢闲聊闲诳闲人巨巨的1888起点币打赏

  感谢指剑懿旧巨巨588起点币打赏

  感谢如初若见巨巨588起点币打赏。

  感谢所有过去未来打赏的巨巨们。

  嗯,俺是个懒货,以前都没特意感谢过巨巨们~但是~读者老爷是俺的衣食父母这我还是知道的~

  请收藏:https://m.feie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