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七十六章孙承宗!_崇祯的开挂人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陛下,如今山西等地方上恐已蛇鼠一窝,我等必须于朝内选一德高望重又有能力的老臣前往,方能以最小的代价,最快的速度将已经怒火中烧的百姓们给安抚下来!”

  朱由检的眉头微微舒缓,但还是凝着眉问道:“你心中可有人选?”李国普和黄立极等人对视两眼,随即四位阁老齐齐说出了一个名字。

  “前帝师孙承宗!”

  “孙承宗?”

  喃喃着这个名字,朱由检的脑海中也浮现出了关于这位往后大明擎天柱的资料。

  孙承宗,字稚绳,号恺阳,北直隶保定府高阳县人(今属河北省保定市)。

  他既是明末杰出的军事战略家、忠贞的爱国者、民族英雄,同时又是一位优秀的教育家、学者和诗人。

  也曾为明熹宗朱由校的老师,明清之际的文坛领袖、著名的水太凉名人钱谦益也都终生对其敬服有加,并一直也视之以师,当然人家可没同意,不过是这家伙自以为是罢了。

  在整个明末大明朝廷与后金作战连遭败绩、边防形势危急的情况下,孙承宗代替王在晋成为蓟辽督师,修筑关宁锦防线,统领军队十一万,收复失地四百余里,选拔培养了如马世龙、袁崇焕等一批文武将领,修筑大城九座,小城堡四十余座,屯田五千多顷,安置战争难民近百万,逼迫努尔哈赤后退七百里,可谓是功勋卓著。

  天启五年,也就是两年前,这位老大人就遭到魏忠贤的排挤,辞官回乡。

  临行前,被天启帝加了特进光禄大夫荣勋,并让其子世袭中书舍人,又赏赐蟒服、银币等,并派人保护孙承宗回家。

  他走后,高第接替了他的位置成了辽东经略。

  而在他辞官后,于天启六年高第上任后立即将两百里守兵全部撤回,退守山海关。

  而原本被孙承宗压制的都缩回沈阳的努尔哈赤一听这个老对头居然辞职了,当即大喜过望立马就率军大举进攻。

  见努尔哈赤来了,高第这家伙立即便想要让所有人退守山海关防守,放弃关外的所有领土。

  但袁崇焕抗拒高第的命令,不肯撤出宁远城,并与满桂、祖大寿等人依靠着昔日与孙承宗做的军事准备将清军击退,取得了宁远大捷,狠狠地打了高第的脸!

  被打了脸,高第自然不开心了,于是却试图以宁远被围,关门兵只有五万弹劾孙承宗。

  孙承宗受到消息后告诉户部说:“高第到山海关时领了十一万七千人的军饷,现在只给五万人的军饷就可以了。”

  于是高第以妄言被治罪,可以说是偷鸡不成反而蚀了把米。

  孙承宗督师辽东四年,前后修复九座大城,四十五座堡垒,招练兵马十一万,建立十二个车营、五个水营、两个火器营,八个前锋后劲营,制造甲胄、军用器械、弓矢、炮石等打仗用的装备有几百万,开疆扩土四百里,屯田五千顷,年收入十五万。

  可以说是在辽东给大明攒下了大笔的家底。

  但如今这位擎天柱却只能呆在老家保定高阳养老。

  如果让他复出的话,应对这次的事件却是最合适不过了!

  想到这里,朱由检的心里便有了计较……

  请收藏:https://m.feie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