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二章 柳叶刀_我真的不想当医生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组织胚胎学,微生物等。

  之后景萧然便打电话给了季莹,让她通知女生那边下楼领取书本。

  忙活了一上午,课本分发到了那个同学的手里。

  景萧然将自己的课本拿回寝室后,就直接去了宁安医学院附近的电子城,买了个智能手机和一台笔记本电脑。

  他的“老人机”是该退休了,笔记本电脑则是他写论文必备的东西。

  回到宁安医学院,景萧然第一时间就泡在了图书馆,他要尽最快的速度完成这篇关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综述。

  军训的半个月时间过得很快,景萧然每天除了日常军训训练,就是在图书馆度过。

  在这期间,金缈、周祖昆等人也很少联系他,大家应该都在忙着军训。

  在军训结束的这一天,景萧然的综述也终于完成了。

  一篇将近十页的英文综述,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概念、定义,到其潜在的机制,以及适应症和副作用都做了阐述。

  在药物机理方面,景萧然在现世已有的基础上,添加了一条全新药物分子的通道。

  传统意义上的肿瘤免疫治疗,是通过诱导产生或强化抗肿瘤免疫的反应进行治疗,但由于免疫检查点等抑制免疫反应的存在,往往不能产生持久有效的抗肿瘤效应,相当于“边踩油门,边踩刹车”的效果。

  如果能有效阻止PD-1/PD-L1等免疫检查点的抑制效果,相当于“松开刹车,再踩油门”,从而间接强化了抗肿瘤免疫反应。

  同时景萧然在综述中表明,这只是初步的设想,并未得到实验室的验证,这符合他目前无实验室条件的情况。

  综述完稿只是第一步,还要投稿、同行评审、退修,并不是一两个月就能完成的。

  景萧然在网上搜寻了这个时期肿瘤领域的比较权威的杂志。

  第一名:CA-ACancerJournalforClinicians,IF(影响因子),神一样存在的杂志。

  景萧然首先就排除了这个杂志,想要登上这种杂志,除了文章有突破性的发现或者进展,更重要的是有内部关系。

  学术领域的“门阀观念”极深,初入学术圈,出身比水平更重要!

  第二名:NatureReviewsCancer,IF,Nature旗下肿瘤专业的综述杂志。

  这个也不用说了,只要是关于Nature的杂志,都不是寻常人可以发表的。有些二流、三流的教授甚至只需要一篇Nature文章的挂名就能吃一辈子。

  第三名:LANCETOncology,IF,《柳叶刀》肿瘤领域的子刊。

  第四名:CancerCell,IF,Cell杂志旗下的癌症专刊。

  第五名:JournalofClinicalOncology,IF,临床肿瘤学杂志(JCO)。

  景萧然将这三种杂志纳入自己的选择范畴,同时还选择了其他几种备用。

  即使这三种这杂志投中的难度要比前三名的小,不过难度依然很高。

  要知道IF在5以上的文章就能让一个博士毕业,更别说这些20多分以上的杂志。

  军训后有两天休息时间,景萧然在接下来的两天里,都在搜集这几种杂志的信息,最后终于敲定了。

  他选择LANCETOncology,IF,《柳叶刀》肿瘤领域的子刊。

  《柳叶刀》是以外科手术刀“柳叶刀”(Lancet)的名称来为这份刊物命名,而“Lancet”在英语中也是“尖顶穹窗”的意思,借此寓意著期刊立志成为“照亮医界的明窗”。

  在前世,景萧然最多只发过一篇IF6的文章,他的导师都没在《柳叶刀》这种顶级杂志发过文章。

  请收藏:https://m.feie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