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 第 39 章_穿到古代搞建设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九品文学欢迎您的光临,任何搜索引擎搜索“九品文学”即可速进入本站,本站永久无弹窗免费提供精品阅读和txt格式下载服务!

  吴牧上了岸站到陆地上后,身子晃了好几分钟才适应脚踏实地的感觉。吴牧现在跑楚地跑得非常勤,跑一次就有几千金的收入,面对如此丰厚回报,除了长河江面船只因风浪不能航行,吴牧一直在楚和南埠之间不停歇地奔波。掐指算来,从做上销售南埠布的生意起,吴牧这几个月呆在达城家中的日子没有两只手指数目多。

  “崔夫,你把粟米和小麦卸到岸上送到五东家那去,我先到郑大人那里商量事情。”吴牧伸了伸腰,踢了踢腿,老呆在船上身子骨晃得都松动了。吴牧现在已经不从楚国带棉麻返回南埠,因为收购棉麻很费时间,吴牧盘算了一下,被耽搁的时间可以多跑一趟,多跑一趟的售布收入要抵得上运输几次棉麻差价。这样算下来,吴牧便停止在楚地收购棉麻,把南埠布卖完就回,南埠布在楚实在太畅销,吴牧的船到楚地,基本停泊一天就可以售空船仓。

  因为购买粟米和小麦不需要等待,可以边卖布边装粮食,粮食一直是南埠敞开收购的物品,吴牧回程携带货物就改成粮食,粮食到了南埠,郑钰铭会在收购价上多给一成的价钱收下。有这一成利润,吴牧的运费回来。

  “是!东家。”崔夫答应完主人后,马上跟旁边的码头苦力商议卸货事宜,他和码头苦力太熟识了,三言两语就敲定好搬运费。

  吴牧舒展了下□子就往纺织厂走去,走到纺织厂旁的木器厂(木器厂也是临水而建),吴牧停下了脚步。

  “这些木材哪里来的?”木器厂门口,一些苦力正从水中往岸上捞大圆木,这些圆木是编成木排撑到这河岸边。

  “禀东家!这是木器厂购买的陈木。”负责指挥苦力的是木器厂的一位木匠,这木匠认识吴牧。

  “陈木?木器厂要造船?”吴牧眼睛一亮。

  “是的!郑大人说要造二十吨的大船。”造木船必须采用大木,这种大木必须阴干三年左右才可以制造,用刚砍伐下的木头造船,不要十几个月就会散架,而采用阴干大木制成的木船,只要保养得当可以使用十到十五年以上。

  “二十吨的大船?”吴牧脚步一跄,指着苦力抬着的大木说不出话。

  古人受漂浮在水上的木头和树叶得到启发,动了在水上航行的念头。最早的原始人使用的船是独木舟,再发展为木排、竹排、木板船。在长期的实践中,人们发明了利用风力行使的帆船。在原来的时空,天朝在秦朝就能造出长达30米,宽6到8米,能载重60吨飘扬过海的海船。发展到明朝郑和下西洋时,郑和乘坐的宝船已长达140米,宽60米

  请收藏:https://m.feie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