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98章 居然只看过一次病人_外科教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搞得大张旗鼓,大家是来看手术的,不要搞得像指导工作,简简单单更好。他们在曹教授的安排下,来到余水莲的面包店吃了点东西。…

  余水莲的面包店是个大杂烩,茶、咖啡、奶茶、面包、牛扒、炒饭、糖水等等什么都有,一般主流小吃都有。

  她这个小店,很多国内国际的医学大佬光顾过,来三博进修的罗伯特、奥古斯特、高桥就不用说了,三天两头在这里吃。

  余水莲自从有了动力支具,已经不再依靠双手撑地来走路,戴上动力支具后,外面被裤子鞋子包裹,根本被看不出她只有半截身子。

  门口的大幅海报介着绍余水莲的事迹,她现在非常自信,从来不忌讳别人说自己是半截人。

  面包店隔壁有一家早餐店,也是两夫妻,女儿出国留学,两夫妻也打算跟着出国,所以国内的店铺也不想继续干,把店铺盘给余水莲夫妻,这个店面比现在余水莲面包店的面积大,余水莲打算改造一下,当做医生们平时聊天讨论病例的地方。

  几位专家在这里吃完点心后,这时曹教授才打电话告诉杨平几位阜外安贞的专家过来看手术的事情,然后带着几人一起去综合外科。

  这个时候,杨平还在手术台上,值班医生又忙,曹教授带着几位专家自由活动。

  值班医生和学生一起搬凳子给几位客人坐,然后用一次性杯子泡几杯茶。

  经得值班医生的允许,陈教授在病房见到他的老病号麦子景,自己给他做了三次手术,第四次手术,心有余而力不足。

  看完病人,当听说杨平只看过一次病人的时候,王院士心里已经按奈不住火气,脸上明显不悦。

  现在的年轻人这么不负责任吗,这种高难度高风险的手术,世界第一例,全新的术式,不反复看病人,只看一次,这怎么行。

  看到闷闷不乐的王院士,曹教授心里很清楚,他替杨平解释说:“说不定这种病例在杨教授这里,算不了什么呢?”

  “算不了什么?”王院士怎么相信这种话。

  如果杨平是他的学生,这种态度,不将他批个狗血喷头,王院士难解心头之恨。

  居然只看过一次病人,什么态度。

  王院士的生气也不是没有原因,作为老一辈的专家,对年轻人现在很多职业习惯看不惯,比如过度依赖仪器检查,对查体的不重视,很多心脏外科医生连听诊心脏杂音都不过关。

  老一辈医生,不管是心血管内科还是外科,听诊心脏杂音绝对是非常细致,通过听诊器一听,各种杂音辨别非常准确,通过杂音来判断心脏哪里出问题,是什么问题,八九不离十。

  现在的心脏外科医生,有些连听诊器都不愿意挂,病人一来,先看彩超、CT等影像资料。

  不过年轻医生也有自己的理由:我根本不需要花时间去练习听诊,能够有个基本功听个大概就行,时代不一样,现在各种检查手段非常先进,各种检查一做,心脏哪里有问题一目了然,比起查体不知道准确多少倍,还要花时间练什么查体。…

  对于看病人的次数,王院士那个时代术前要看很多次,反复看,反复问。

  可是现在的医生也有理由,王院士那时病人没这么多,当然有时间这么看,现在一天几台手术,多的十几台,天天这么看病人,哪有时间。

  所以医生也是有代沟的。

  曹教授向王院士介绍综合外科的情况说:“我们综合外科可很了不起,完成的手术都是各科最难的,目前开展的手术有脊柱侧弯矫形、上颈椎手术、脑干肿瘤、心脏手术等等。”

  王院士皱皱眉头,这太杂了,第一次听说医院设有这种专科。

  “伟聪知道的,上次的全主动脉置换急诊抢救手术,上至颈动脉,下至股动脉,撕裂非常严重,杨教授只用两个小时完成手术,当时我就在现场,那种手术速度,真的我一辈子没见过,世界上怎么还有这么快的手。”

  请收藏:https://m.feie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