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九十九章 赊购_明末工程师李植李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产量也会不断下降,不会像现在这样一网下去就使上百斤。

  同时,随着蒸汽渔船的普及,渔业总捕捞量不断上涨,最后会造成市场上鱼价的滑落。可能到时候海鱼就不是三十五一斤,而是只有十五文钱一斤了。最后肯定会让渔民们的收入回归到天津百姓的平均水平。

  当然,生产力提高,海产品大量涌入市场,最后得利的是天津和山东的消费者。随着海洋捕捞业的发展,天津和山东的居民的蛋白质摄入量将极大提高。

  李植笑道:“你们日子会比现在好不少,可能会比农民的生活更好一些,但暴利的大钱是赚不到的。”

  船老大愣了愣,想了好久,才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不过他还是很高兴,走到正在处理活鱼的渔夫面前大声吼道:“大家听好了,国公爷说了,说要让我们赊购这种蒸气渔船!大家要过好日子了!”

  渔民们对视了一阵,满面的笑容,大声欢呼起来。

  ####

  从渔船上下来,李植回到范家庄,开始琢磨怎么提高蒸汽机的产量。

  据崔昌武统计,天津和山东有渔民一万多人。这些百姓若是都用上蒸汽轮船拖网捕鱼,李植就要造上一百多台蒸汽机,这对蒸汽机作坊的产量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台蒸汽机可以卖三万两银子,其实成本不过几百两银子。如果天津和山东的渔民全部用上李植的蒸汽机,就是一百多台蒸汽机的订单,李植以后每年可以增收几十万两银子。

  这可是一笔大钱,李植无论如何要赚到。

  要快速生产蒸汽机,按以前的那样师傅带徒弟手工制造是不行的。李植要推行流水线式的分工协作,招募新员工,将蒸汽机的各个零部件交给单人批量制作!新员工也许不懂得蒸汽机是怎么运转的,但是他们很快就能学会制造单个零配件。

  不过如果使用流水线式分工协作,就必须统一工件的尺寸标准,这样可以防止大量次品零件的出现。所以李植要规范范家庄工厂的度量衡了。

  李植先根据自己的身高,得到了一个长度的单位。

  将这个长度单位细分,李植得到了米,分米和厘米的长度。

  李植知道明代以五百九十七克为一斤,所以制作一个一斤的秤砣,规定一斤的重量。

  做好了标准件,李植把蒸汽机作坊、步枪作坊、大炮作坊等各个作坊的上千名员工召集到范家庄外面的校场上,大声说道:“诸位工友,以后我们就要统一度量衡了!”

  李植拿出一把米尺,大声说道:“这么长是一米!一米是一百厘米。”他又拿出一个三分之一米的尺子出来,说道:“三尺是一米。一米半是一步!”

  李植搬出秤砣,说道:“这么重的一个秤砣,是一斤!”

  李植正在说话,二叔李道从袖子里掏出一把尺子出来,和李植的尺子对了一下。

  “国公,尺寸不统一会有很多问题,我早就在步枪作坊和大炮作坊里统一尺寸了。我们用的一尺比你这个一尺短一点点。”

  明代一尺大概是32厘米到34厘米,并不固定。李道用的尺子大概是三十二厘米,比李植规定的三分之一米短一厘米多。

  李道说道:“不过没关系,我们可以改用你这样的尺子。这样我们就可以和国公说的一米,一步对应起来了!”

  李植点了点头,说道:“那从今以后,就按我的尺寸操作!我们把尺寸和重量单位定下来了!”

  李道抽了一口旱烟,点了点头。

  请收藏:https://m.feie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