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四十章 秋千_随身山河图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古时代。那时,我们的祖先为了谋生,不得不上树采摘野果或猎取野兽。在攀缘和奔跑中,他们往往抓住粗壮的蔓生植物,依靠藤条的摇荡摆动。上树或跨越沟涧,这是秋千最原始的雏形。

  至于后来绳索悬挂于木架、下拴踏板的秋千,春秋时期在我国北方就有了。《艺文类聚》中就有“北方山戎,寒食日用秋千为戏”的记载。当时拴秋千的绳索为结实起见,通常多以兽皮制成,故秋千两字繁写均以“革”字为偏旁。

  说起来。在古代,秋千其实是女人游戏。荡秋千日后主要为宫中、闺中女子的游戏或传统节日广场狂欢内容。汉武帝时宫中盛行荡秋千;唐人高无际《汉武帝后庭秋千赋》云:“秋千者,千秋也。汉武祈千秋之寿,故后宫多秋千之乐。”荡秋千在当时主要是为了强身健体。唐代宫廷把荡秋千称为“半仙戏”,五代王仁裕在其笔记《开元天宝遗事》中说:“天宝宫中,至寒食节,竞竖秋千,令宫嫔辈戏笑以为宴乐。帝呼为半仙之戏,都中市民因而呼之。”

  说干就干,楚家强办事情也不喜欢拖拖拉拉。他到屋子找来拇指粗的绳索,跟两块木板。这些绳索是农村挑箩筐的箩索,能承受几百斤的重量。制作秋千绰绰有余,就是周福荣坐上去也问题不大。木板是当初建桥用剩的,厚度很大。

  “这些木板会不会太厚了。”叶彩萍瞥了一眼,然后问道。

  “家里就这些木板,一会我到木头公家里,帮忙弄薄一些,然后钻几个洞。”楚家强早就打算好了。

  “老幺,你要真是要做秋千,我建议你不妨做那种靠背椅子型的,绝对舒服。中午靠在上面睡觉,肯定是一大享受。”周福荣建议道。

  楚家强跟叶彩萍都是眼睛一亮,李泉等人也点头,周福荣的建议不错。

  “好,就做那种。不过还是得麻烦木头公,这玩意村里就他会。”可以说,木工方面,木头公是将村里的生意垄断了。

  叶彩萍放下自己的工作,赶紧回去将自己手提拿出来,上网搜寻一下各种用于秋千的靠背椅子的设计图。楚家强苦笑,以她这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态度,一件毛衣也不知道能不能在明年春天之前织好。

  选好之后,楚家强将照片输到手机里面,然后去找木头公。木头公最近家里过得非常滋润,不少游客给他下订单,雕刻一些小工艺品等等,加上楚家强那儿的工作还有一个没有做完,以及村里面的工艺品制作。总之,就是忙不过来。

  木头公看了几眼图片,然后点点头:“一百块一张,下午三点半过来拿。”

  他的话语向来都是那么简洁的,楚家强早已见怪不怪,也没有继续打扰他工作,跟他家人聊了几句就离开了。

  下午,楚家强很准时去取。两张椅子就做好了,形状一摸一样。但看起来更加美观,因为上面有一些雕纹。

  回去之后,陈武等人也赶紧帮忙。两个秋千弄好,首先就被叶彩萍霸占了一个,另一个则是被周福荣抢走了。楚家强自己忙上忙下,最后只有一个看字,委实郁闷。(未完待续)

  请收藏:https://m.feie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