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章 秣马厉兵_落日孤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南,后者在北。然而布置刚刚开始,十三日,原担负衡阳城北防御的新编第十九师奉命调往全州,因此兵力本来就不足的衡阳守军更加捉襟见肘。方先觉不得不调整了部署,安排如下:

  1、军辖之第一九○师以一营附师战防炮连在泉溪市耒水河西岸新码头建立前进据点,以一部于湖南岸铁路经湖之西岸、湾塘至蜈蚣桥之线,占领警戒阵地;主力占领五马归槽、橡皮塘、莲花塘之线,构成据点阵地,保持重点于右翼。

  2、战区配属之暂编五十四师一个团以一部于东家湾至何家山之线,占领警戒阵地;主力占领冯家冲,沿耒水河左岸至耒水河口之线,构成据点阵地,重点保持于左翼。

  国军打算利用既设阵地,逐次消耗敌军,达到阻滞敌人快速推进的目的。此外,由于衡阳机场的军事价值,因此在国军的预定方案中决定,在最后机场失守前,必须实施彻底的破坏,以免被日军轻易利用。由于第十军各部久历战阵,因此构筑的工事的分布和技术性都很得要领。在湘江东岸以湘江为依托,构筑少量碉堡监视水域,前进据点以各个火力点形成交叉火力网,可以相互支援。这对于以后的战斗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敌第11军团军团长横山勇的作战方案中更是规定:在攻取长沙的同时,即以炮兵、坦克、铁道部队快速向南推进,以急袭和强袭手段,迅猛****衡阳地区;要乘中国军队尚未部署好之前进攻。

  根据这一战略意图,中路日军第一线兵团第68、第116师团,在第二线兵团围攻长沙城时,便沿长沙东侧继续南下,其意图好像是为了阻击从衡阳北上增援长沙的中国军队,实际上另有它图。

  当日军第58、第34师团等部刚攻下长沙,已经过一定休整和补充的第116、第68两个师团,立即从株洲附近沿湘江两岸向衡阳推进,其行动之神速令人咂舌,如同平地兴起的狂涛向南汹涌卷去。

  湘江东岸。敌第68师团在佐久间为人中将指挥下,疯狂南进。向衡阳挺进的六十八师团主力序列:

  六十八师团司令部师团长佐久间为人中将

  参谋长原田贞三郎大佐

  步兵第五十八旅团太田贞昌少将(欠两个大队)

  独立步兵第一一六大队田部久次郎中佐

  独立步兵第一一七大队永里恒彦少佐

  桥本支队支队长桥本孝一大佐

  衡阳守备部队国军第10军战斗序列:

  军长方先觉中将(黄埔3期),军参谋长孙鸣玉少将(黄埔3期)

  所辖三个师:

  第三师,师长周庆祥少将(黄埔4期)

  第10预备师,师长葛先才少将(黄埔4期)

  第190师(为后调师,实际只有一个团),师长容有略少将(黄埔1期)

  协防的暂54师(只有一个

  请收藏:https://m.feie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