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九章 复出(二)_《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其名号经营土地而壮大家族产业。北方推举出来的官员,则成分及其复杂,大地主、大官僚和读书人都有,这几年北方工商业大肆兴起,这些人或多或少插了一腿。

  朝中的武将就更不用提,燕王的旧部在北平zhan有股份者不在少数,常冒等大将的族人本身就在大肆开办工厂。这几年跟着新政的风头到北平发财的魏国公徐达、开平王常遇春旧部大有人在。

  身体猛的一震,在武安国的头脑中,两个阵营渐渐清晰,这里边不但有政治,还有切切实实的利益纠缠。资本虽然刚刚萌芽,已经渗透进政治当中,已经懂得为自己的生存空间而博杀。这个怪物虽然有些畸形,但确实在茁壮成长。李善长只说对了一半,这辆马车不仅仅是要避开前路上人多的岔道,把牺牲降到最小。而是无论谁挡到了马车前边,无论多少人,它都会撞上去,或者给自己撞出一条血路,或者被掀翻于地,除此之外,别无选择。

  “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流着血醒和肮脏”。窗外,紫色的闪电划过夜空,留下一抹猩红。

  “凌儿,我这样做到底对不对”?望着外边连绵的夜雨,武安国突然很迷茫。

  一只温暖的小手塞进他的掌握中。

  “无论你做什么,我都和你在一起。我不知道你对不对,但是我知道只要你成功了,我父亲的悲剧就永远不会重演”。

  雷声由天际而来,震动着千年古都,震动着森严的金陵紫禁城。

  御书房,李善长的身影伴着雷声的节奏被灯光扯得忽长忽短。白天商议了半天,得出的不过是解决问题的方向,具体细节,朱元璋还得和他商议。中书省被裁撤后,权力更强的集中到了皇帝手中,国家管理状况也更多的依赖于皇帝的勤奋。

  君臣面前都摆着一大堆奏折,这些都是地方和各部上来的请示折子。李善长要将自己面前的奏折挑拣主要的转给朱元璋,并在奏折中夹上纸条,写清楚自己的建议。入夏以来,夜宿朝房已经是家常便饭。在别人眼中,李太师圣眷更隆,但李善长能觉察出自己的身体日见沉重。

  一连串的长咳令人揪心。

  朱元璋抬起头,示意太监过去给李善长捶背,关心地叮嘱,“善长,不行就歇一会,朕传别人来替你”。

  “谢,谢陛下圣恩,臣还能盯得住”,李善长一边咳嗽一边回答,腿下半坐的凳子已经被汗湿透,轻轻一动就能挤出水来。

  好心的王公公端过一腕参汤,示意小太监给李太师喂食。李善长哪里敢喝,挣扎着站起,推开小太监递到嘴边的磁碗。

  “喝吧,是朕吩咐他们给太师准备的,善长啊,这段时间辛苦你了,朕没找到合适的大学士之前,你可不能躺下”。朱元璋摆摆手,示意李善长坐下享用参汤

  请收藏:https://m.feie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