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356章 清官之论_大清弊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爷,您这不是逼着下官害民嘛,天津要建港口、炮台、海军学院、各大工厂作坊,又要修驿道,一百万,塞牙缝也不够啊。二百万!一个大子儿也不能少!否则,下官请辞!”

  海善、赵弘燮、胤禑几人听的都是一楞,这施不全还真是名不虚传,竟然敢跟十四爷如此说话?

  胤祯却根本不吃这一套,悠悠的道:“爱辞不辞,一句话,没钱,多一个大子儿也没有。”

  一见胤祯争锋相对,寸步不让,海善三人都来了兴趣,齐齐望向施不全,看他是何反应?

  施世纶虽说相貌丑陋,但心思极为灵敏,微微一怔,立即起身,躬身长揖道:“下官愚昧,还请十四爷不吝指教。”

  胤祯点了点头道:“你以清廉闻名天下,主政地方多年,亦有不少惠政于民,本王问你,你可曾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下官惭愧。”施世纶微一沉吟,便沉声道。

  “秉公执法,清正廉洁,勤于民事是为官基本准则,决讼断辟,劝农赈贪,讨猾除奸,兴养立教是为官基本职责。”胤祯侃侃说道:“这些皆不足道,本王以为,为官一地,还要能改善一地之百姓的生活状况,方才称得上是好官。

  本朝清官不少,好官难寻,为何?皆因不擅经济之道,白花花的银子谁都爱,却一个个耻于言商,这是口是心非,言行不一。

  本王问你,一贫如洗之清官,生活富足之清官,能改善百姓生活状况之清官,你愿意做哪一种?”

  “自然是后者。”施世纶毫不迟疑的道。

  “你是个务实的清官。”胤祯含笑道:“本王写张手条,你去天津‘四大恒’借贷二百万两银子,给你五厘的息,你可能解决经费问题?”

  赵弘燮听的眼睛一亮,现在市面上正常的借贷是五分,仅是放贷收息,二百万的息钱每年就有一百万,施世纶沉吟半晌,却是迟疑着道:“十四爷的意思可是买地?”

  官府卖地看来是大有渊源,根本就无须点拨,胤祯含笑道:“卖地自然是包赚不赔,不过,你主抓天津开发,又有本银,能赚钱的地方太多了,正所谓一人智短,众人智长,大可以招揽些擅长经营之道的人才为你出谋划策,不过,用师爷还是谨慎的好。”

  “下官受教。”施世纶颇为兴奋的长揖道。

  胤祯含笑说道:“皇上颁布的《圣谕十六条》是官员治理地方的根本,造福治下之民则是目标,朝廷不仅需要清官,亦需要能吏,既清且能,方是好官。”

  赵弘燮听的一怔,十四爷如今立储的呼声最高,不出意外,则非他莫属,一旦立十四爷为太子,他今日这番对官员的要求,必然会在官场形成新的风气,看来,日后请师爷之外,还的请懂经济之道的幕僚,否则很难跟上形势。

  一直到掌灯时分,胤祯才率着三千海军进驻天津,好在留驻在天津的武格和天津总兵杜呈泗早就安排的井井有条,海军又军纪森严,进城之后,直接进驻到城中的演武厅旁的营房,丝毫不见一点喧哗。

  (全文字电子书免费下载)

  请收藏:https://m.feie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