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百九十章 杨家书院_带着军需来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乎是在表示着一种感谢,随后巧音又看向着一旁的香夫人和杨雪说道:“你们放心吧,如果我们今天出了事,夫君一定会为我们报仇的。”

  内院之中已经做了最坏的打算,外院的杨家书院之中,做为第二院长的王思此时正站在书房的操场中义愤填膺的给所有学生打着气,说着什么。

  杨家学院,做为杨晨东一手创建,被给予厚望的学校,由这里走出了很多的人才。都在现如今赤嵌城中各部门中充当着干部和一些重要的角色,而他们的资历之一就是杨家书院毕业的第一批中的学生。

  做为同样第一期毕业的学生,王思弄不清楚曾经的同学都去了什么地方,但直觉告诉他,这些人一定会被重用,随着他接触的杨学越来越深,这种感悟就越发的深刻起来。

  杨学,用博大精深,甚至是深不可测来形容一点也不过份。在这里学到的知识涉及到了方方面面的问题,比如说天文、地理、物理,数学、管理学、医学、制造业、科学等等等等,便是哲学和人生学也时有探讨,远非是现在大明老夫子那般的孔孟之道,满口的知乎者也,满口的仁义道德,满口的圣学文章,可实际上对于真正的为人治世,能帮助的实在是有限的很。

  正是因为了解到了杨学的特点和强大,王思这就深陷其中无法自拔,并又因为自已出身的原因,勇于接过了第二院长的职务,说到底,在做学问的同时,也等于帮着杨晨东在管理和培养着更多的人才。

  一年多近两年的发展,杨家书院早已经名声在外,学员也毕业了两批,但王思谨记着杨晨东走时的教导,把这些人全数的留了下来,并没有放走一人。这可不是他惜才,虽然这些人留下来对于杨家书院的发展的确是起了一些的作用,但他之所以这样做还是为了这些人好,因为他清楚,学过了杨学之人实际上已经不适应在处处是孔孟之道的大明立足了,思想上的完全不同,把这些人放入到社会中,只会让他们惹祸,给自身带来麻烦。

  并不想看着这些毕业的学员,在好不容易学到了丰富的知识后,在被这无情的社会所抹杀,甚至是招来灾难,王思就将这些人留了下来。好在杨晨东拔给书院的钱财一向是十分的富裕,养活这些人倒也不会成什么问题。而也因为这些人的存在,杨家书院也是发展得越来越壮大,每一年招收新学员的时候,那都是精挑细选再精挑细选,可每年也还是会留下百名学员。

  直到现在,整个杨家书院的学生和毕业后留下当老师的人加起来已经有四百之数了,王思也成了名副其实的院长,真正的考验真的来到了。

  先是祖父把自已召去,告诫要小心、接着就有消息传来,六少爷的岳丈胡长宁被锦衣卫抓进了诏

  请收藏:https://m.feie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