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一十三章 总捕头严涛_带着军需来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时机会出现,便可以把握的住了。

  在机会没有出现之前,杨晨东还是把精力放在了杨家书院上。如果一切顺利的话,怕是他过不了多久就会离开京师一段日子,在此之前怎么将这第一批学生训练出来就成为了必行之事。

  就像是出来巡山的老虎一般,杨晨东的一番耀武扬威之后又重新的回到了杨家庄。从种种情报来看,他似乎又当起了只有几十名学生的学院山长。当这个消息传播出来的时候,很多重臣脸上都现出了不解的神色来。

  大明的臣子中,杨晨东绝对属于一个例外与另类的存在。

  独尊儒家,使得书生有学问的人地位要远高于其它的百姓、商人、匠人和兵士。武文抑武的政策之下,让书生的社会地位更是高人一等,他们似乎可以随便的指点江山,随意的对人间事情做出评判,加之同门同宗的特性,让他们更加的容易抱团,这就有了士大夫与皇帝更治天下的局面。

  杨晨东做为三杨之子杨荣的后人,即便是什么都不会,凭着其身份一生也不会过的太差。而但凡有一点本事的话,那便可以高居庙堂之上,甚至重复着杨家往日的辉煌也并非是没有可能。

  这就是所谓的出身好了!

  只是纵看杨晨东,有着良好的出身,又有着极强的能力,甚至还立下了大功,于南北两位大明皇帝都有重恩。这样的人,如果是高居庙堂的话,几乎就是前途无量的像征了。一旦资历足够的时候,便是成为一代重臣甚至是权臣也并非没有可能。

  可以说前路光明,但偏偏的他就露出了对朝堂无趣的意思来。天天所记的就是做生意和教学生。教的还非是正统的儒学,非是论语、四书与五经。反倒是包含着什么术学、化学、物理、地理等一些被当时称为旁门左道之术。

  儒家治天下中,商人的地位是很低的。尽管你有钱,甚至是很有钱,可如果没有足够的背景,随时你所拥有的一切都会成为做他人嫁衣之物。

  这便是许多有名的商人在面对着远不如他们金钱多的世家豪门时,也依然会表现的很卑恭的原因所在。但就是这个不被主流社会所认可的商业,杨晨东却愿意深入其中,并玩的不亦乐乎。

  做商业,教旁门,种种的举动之下,当真给人一种不务正业之感。这才是让重臣甚至是连代宗朱祁镇都想不通的地方。

  有时候甚至这位夺了兄长皇位的皇帝都会忍不住在想,这位自己封赐的忠胆公,他到底要的是什么?难道真的对朝堂无意吗?若是如此,自己的各种针对是不是有些过份了,是不是太敏感了?

  连皇帝都这样想,其它的臣子更是少有人可以看的懂了。做为被猜疑者的杨晨东却似不在乎别人的看法,回到已书院就成为了一个认真严肃的老师,用心的

  请收藏:https://m.feie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