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25章 念念不忘_神话三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赵云带着数骑,冲出了陇关。

  他奉刘辩诏书,一路从弹汗山赶来,将一封信送到金城长公主手中。金城长公主看完信后,赐给他一份导引图谱,又让他送一封诏书到金城。

  赵云什么也没问,就带着几个近卫郎出发了。一路上,他经过了很多地方,感慨颇多,特别是到了扶风之后,看到头裹黄巾的农夫在田间为春耕做准备时脸上的笑容,他知道自己做了一个正确的选择。

  袁绍治下的冀州虽然富庶,却没有这种和平的景象。倒不是因为冀州有战事,在袁绍起兵之前,甚至在张角起兵之前,冀州就不太平了。

  冀州是天下大州,民众殷富,可是冀州的土地兼并也是非常严重的。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一点也不夸张。否则,张角登高一呼,也不会响者云集。冀州是黄巾大本营,天下三十六方,至少有一半在冀州。仅是钜鹿一战,赴河而死的黄巾军就有五万之众。为什么宁可死也不投降?因为他们没有生路了,不如一死了之。

  赵家也是豪强,但是并不妨碍赵云同情那些农民。他知道袁绍是世家子弟,他解决不了土地兼并的问题,所以把希望放在了朝廷身上。投奔公孙瓒,只是为了避开袁绍的权宜之计,即使知道公孙瓒现在悟命破境,身负北疆重任,他依然不后悔。公孙瓒堪为一方重将,却不是大臣,他同样解决不了这些问题。

  他看重的是天子这一年多来对黄巾军的态度。不论是在河东招降白波军,还是劝降黑山军,抑或是后来将部分鲜卑人迁入辽东,部分羌人迁入关中,他都看到了天子为解决这个问题付出的努力。作为一个身负恶龙之名的年轻天子,能如此宽恕曾经的逆贼,又能如此谨慎的让鲜卑人、羌人内附,让他看到了与天子年龄不相衬的成熟。

  他相信天子比袁绍更有机会解决大汉的症结。只可惜,他遇到天子太迟,天子因为龙的危机,必须远赴玄冥海,这一去生死未卜,凶多吉少。

  可是赵云依然不后悔。以天子之尊,能放下一切,不拒艰难,远赴玄冥海,这样的勇气本身就值得他敬重。而这一路走来,他看到的一切,又让他相信天子已经做好了万全的准备,就算他回不来,朝廷也不会乱,面对山东的袁氏兄弟,依然有一定的优势。

  当然,他还是希望天子能够回来。跟着这样的皇帝征战天下,他一定可以实现平生的夙愿。

  淮阴。

  陈登跳下车,快步走进大门。

  大堂上,徐州牧陶谦父子之外,还有一个容貌甚壮的年轻人,正和陶谦说话。两人似乎谈得不错,最近心情一直不怎么好的陶谦发出爽朗的笑声。

  “使君安好?”陈登上前行礼,哈哈一笑:“我这话多余了。一听到使君的笑声,就应该知道使君心

  请收藏:https://m.feie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