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98章 汉语拼音_大唐第一赘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华夏古代没有拼音字母,采用直音或反切的方法来给汉字注音。

  直音,就是用同音字注明汉字的读音,如果同音字都是生僻字,就是注了音也读不出来。

  反切,就是用两个汉字来给另一个汉字注音,反切上字与所注字的声母相同,反切下字与所注字的韵母和声调相同。

  只是这两种注音方法,用起来都不方便。复杂的注音方法,让小孩子短时间内很难接受。

  拼音,是清末开始研究的,一直到了八十年代才彻底定性为启蒙教育基础。是上辈子幼儿园的小朋友,入学之时要学的,也是识字的基础。

  程怀亮去来一张纸,写下二十三个声母,二十四个韵母,还有十六个整体读。

  萧瑀和孔颖达看着纸上的蝇头小字,眉头紧锁。

  “师弟,这是番邦的文字?”孔颖达疑惑。

  程怀亮一笑,随后详细的讲解拼音字母,一边讲,一边用笔演示,直到孔颖达和萧瑀都明白了,这才震惊的难以置信的看着面前的拼音字母,如获至宝。

  许久之后,宋国公才长长的出了一口气,有些自叹不如,“冲远,怎么看拼音字母?”

  “如此简单的说文解字的方法,一旦流传出去,必将掀起轩然大波,这些番邦文字好写,也直通字义,简单易懂学起来也容易。确实像师弟所言,启蒙教育的神器。”

  将手中的选址放下,孔颖达感慨万千,目光中带着希望的光芒,坚定的对着程怀亮点点头,“先祖开创儒学,不是故步自封,也不是闭门造车,而是想让天下人都学到知识,天下人都读书识字,大家都懂的礼仪仁智信了,天下必将大同。师弟,孔门藏书到时候都借给你,孔门上下全部文士无条件支持你。”

  “大唐有许多孩子不能读书,不为别的,是因为他们不会切音,即使把书给他们他们也不会读。如果拼音普及,若干年后,大唐将出现一大批的栋梁之才,彻底摆脱氏族门阀对皇帝的束缚,怀亮,你和公主殿下做的,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啊。”

  宋国公萧瑀,感慨连连。

  其实大唐的朝堂,就那么一回事。老李在上面坐着,大伙在下面站着。

  上面得人和下面的人,其实都是虚情假意的过得去就行。

  老李也知道,他坐在龙椅上,身为皇帝的他,一点成就感没有,还整日担惊受怕的。

  皇帝这个位置不好做,椅子上面都是针,保不准什么时候,就换人。

  别看文武百官对皇帝恭敬有加,可明眼人都知道,武将是皇帝信服,门阀氏族暂时渗透不进来,可文官不同,就是门阀氏族安插进来的。

  官位,在百姓眼里是闪闪发光的金子,可朝堂上的人,却都清楚的很,大唐的官位在门阀氏族面前,还不如菜市场的摊位。

  在门阀氏族眼里,以前这个官位是我的人,将

  请收藏:https://m.feie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