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956 诸军争进_汉祚高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将乃是徐州军将领李闳,而李闳也是徐州军中为数不多被任命为督护的将领。毕竟,徐州军能够参战,郗鉴的配合也至关重要,李闳作为郗鉴的亲信乃至于被郗鉴视作致仕之后家业的保护人之一,沈哲子自然也要投桃报李。

  更何况李闳其人才能也并不弱,在战将林立的徐州军内部仍然名列前茅,否则也不至于被郗鉴引用栽培为心腹。对于有能力的人,沈哲子向来都是来者不拒,因此将李闳并徐州军安排为今次夺取孟津的主力,也算是给这些未来的部将们一份大礼。

  “今次入阵,必奋战取功,决不辜负大都督厚用!”

  李闳等将领们在登船之前,俱都行至沈哲子面前抱拳保证道。

  “孟津乃是河洛门户,重防之地,此战绝不轻松。此前种种防务,诸君俱已尽知,届时临敌如何应变,如何能使更多将士得享殊功,便要仰仗诸君临阵调度。军中无酒,暂以清茗壮行,来日共赴洛邑,再与诸君言欢!”

  沈哲子让人端来几杯茗茶,略作寄意,然后便目送众将们次第登上战船,一直等到舰队完全驶出大营,才返身退回。

  兵微有兵微的困顿,大军云集也是自有困顿。说实话,河洛这一战沈哲子最用心还不是战术上的安排和兵员上的调度,真正让他头疼的还是如何协调内部关系。

  像是此前直接将郭诵夺职沦为白身,也只是因为郭诵恰好撞到了枪口上,就算没有郭诵,沈哲子也会选出另一个人来以作震慑。

  收复河洛旧都,不独只是战事上的胜利,对于参战众将而言,更是一个莫大的政治资本。所以众将一旦有了这一份政治资本,那么他们进入江东中枢台辅们视野中的时间就快了。

  像是此前王导以广陵相而拉拢曹纳,类似这种事情,在收复河洛之后一段时间内肯定会频频出现。当年曹纳明智的拒绝了王导的拉拢,选择留在淮南军中,也因此获得丰厚的回报。

  但是随着收复河洛旧都,与羯国斗争前线也稳定在了黄河一线,这些将领们的政治前途已经变得极为广阔,甚至不需要完全仰仗沈哲子便能实现。

  像是新进收复的青州、兖州乃至于稍后的司州等地,如果台辅们肯于超格拔取,给一些老资格的将领开出一州刺史的权位,又有几人能够承受住诱惑?

  对于麾下众将,沈哲子更愿意给予信任而不是恶意猜度,但同时他也明白,人性最是不禁考验,能够避免就要避免。所以河洛这一战,不独只是军事上的进取,更是政治上的一次考验。

  选择在这个时间段提拔年轻将领,除了实际需求,也是给老将们增加一点危机感和竞争力。当然这样会有可能将他们推到自己的对立面,对郭诵的处罚也是一种立威。无论旧情旧功多少,谁敢破坏王师苦心经营的江北局面,那就要做好承受沈哲子全力扑杀的准备!淮南都督府并不是他们镀金所在,而是唯一归宿。

  而各部人马看似无用的安排,其实也是为了将河洛大目标拆分成具体小目标,让各军都有所得,都能参与论功。甚至就连派去首阳山游荡的那一路军队,都负担着守卫中朝几位先王陵寝的政治任务。

  攻取孟津这一重要任务安排给徐州军主攻,沈哲子并不担心他们因为保全实力而作战不利,因为接下来虎牢关城方面还会由郭诵率众力攻。一旦攻破,河洛便可长驱直入。

  如果徐州军在孟津作战不利,沈哲子也不介意将收复洛阳的大功留给自己的嫡系。将江北众将俱都纳入到自己的军功体系中来,这也是沈哲子放弃河北转攻更弱的河洛原因之一。

  如果对手是河北的石虎,沈哲子也完全不敢存有太多政治考量,求胜是唯一目标。

  请收藏:https://m.feie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