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十章 大宋官员的“幸福”_双城帝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宇张开双臂做了一个环抱的动作说道:“很多,非常的多,反正就是能装备很多个师...”。

  既然武器有了保障,剩下来的自然就要将各地的民兵重新武装起来了。事不迟疑王元信当即吩咐各地的官员连夜赶回驻地,让他们尽快将准备工作布置好,并派人前来领取枪械弹药。

  众人闻言当即纷纷上前施礼告辞,王元信又单独将襄阳、随州、荆州三地的知府留了下来。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襄阳、随州都是湖北北面的门户,战略位置嘛看过《射雕》的都知道,而荆州就更重要了,看过《三国》的随便什么人都能说上几句。

  可王元信将荆州知府留下却不是因为这个,他考虑的重点则是湖北保安二团,而这个团就驻防在荆州。现任的荆州知府叫管文康,据说其家祖就是春秋战国提倡“技师”合法化的管仲,真伪已不可考但此人却很厉害。他自幼便立志参军报国,并且很顺利的考入了皇家江宁军校,可少年得志就有些忘乎所以,加上青春年少血脉旺盛,竟然没抵御住情报专业的学姐,一来二去两人居然弄出了“人命”,而他与戚继光的情况还有所不同,人家是进校前结的婚,这管文康却是在校期间“败坏风纪”,处理的结果自然就是将二人双双开除。

  这种事放到别人身上很可能此生就会沉沦下去了,可这厮居然混没当回事,直接娶了学姐然后转身就考入了水木清华大学堂,然后毕业从政一路做到了荆州知府,所以说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不羁的人生更是怎样爽就怎样来了,就是玩儿!

  “中丞,您是不是担心驻荆州的保安二团?”,不待王元信开口,管文康主动问道。见对方面色凝重的点点头,他很潇洒的回道:“中丞放心,我回去后就处理这件事,最晚后天就会有消息过来”。

  “那就拜托了,荆州有老兄坐镇,我很放心”,王元信知道管文康的办事能力,既然他如此表示那定然会有巧妙的办法,将这个问题化解掉。

  将管文康送出巡抚衙门,王元信又回身将襄阳、随州两地的知府叫了过来,细细的叮嘱了一番,要他们回去后第一时间先将本地的民兵组织起来,然后收编巡警局,特别要注意一定要将前期“玄衣社”派驻的人员控制起来。叮嘱过这些后王元信就跟这二人表示,根据他的判断朝廷如果想派兵攻入湖北,有九成的可能是从河南入境,所以等武昌方面安排妥当,自己就会亲率保安一团北上,协助他们建立起防线。而在此之前这两个地方一定要密切注意北方的动向,最后王元信说了句:“有情况随时汇报”,然后就让他们即刻回任了。

  这二人走后偌大的巡抚衙门一下子就安静了下来,王元信也像身子被掏空了一般,短短的两天时间一连串的巨变,他感觉透支的已经不仅仅是肾了。尽管已经非常的疲惫,但精神却还是相当的亢奋,略略想了一下后续的事情还有很多,就吩咐人将苏季阳请了过来。

  不一会“苏大秘”就兴冲冲的进了门,手里还拿着两份文件。一份是发往湖北全境的安民告示,另外的一份则是“行政会议湖北分会”成立的文告。王元信看罢不禁大喜,对着苏秘书不断的赞誉有加,极兴奋的表示这两份东西,就如同水泊梁山上那杆“替天行道”的大旗,一下就打出了自家的“字号”。

  他这一番话听得苏季阳一阵的恶寒,心道:“抚台大人这是肿么了?明明是吊民伐罪的‘正义之师’,为何不是把自己比作流寇,就是看成强盗呢,格局啊,格局小了啊!”。

  请收藏:https://m.feie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