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77章 苏咏霖曾经也是个宋人_启明1158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高层,也包括底层,无一例外。

  耶律瑾对苏咏霖的这一要求不是很理解。

  “陛下,您的政论……全国发售?”

  “对。”

  “谁都可以购买?”

  “对。”

  “那万一有南边宋国的客商看到了,他们也能买?”

  “为什么不呢?”

  耶律瑾倒吸一口冷气。

  “陛下,臣以为,陛下还是要三思的,陛下的政论太过于精妙,很多东西,很多人应该是不懂的,他们读了也没有什么用,反而会影响大明的稳定。”

  “不懂,就教育他们,让他们懂,至于影响稳定什么的,这根本就是无稽之谈,这样的话以后不要再说了,你也该多学学。”

  苏咏霖开口道:“我认为这种思想是很好的,而好的思想就应该广泛传播,就应该为人所知,而不是关起门来故步自封,变得越来越封闭,越来越僵化。

  当年儒学为什么能被称为显学?为什么能发展壮大?还不是孔夫子开创私学使得学术下移?越来越多的人学习儒学,儒士也愿意传承知识给更多人。

  当时的儒家比诸子百家中大多数学派都要开放,学派人数最多,影响越来越大,所以才能让儒家思想发展壮大,自我革新,不会故步自封,到最后才能成为胜利者。

  结果他的徒子徒孙们取胜之后居然不让更多人学习儒学,故步自封,把孔夫子束之高阁,显示天人感应天人合一,后来又搞出个五经十四家法束缚人心,儒家思想才越发僵化。

  时至今日,儒家思想已经腐朽不堪,不能适应大明的需求,所以我才决定将之罢黜,大明需要全新的思想来引导前进,这是我书写政论的初衷。

  而如果新的思想又走上了儒家思想的老路,自然也会有被后人罢黜的那一天,所以将其广而告之,为人所共知,经历疑惑到质疑再到大彻大悟的过程,思想才会不断发展和进步。

  至于知道的是自己人还是敌人,我觉得无所谓,自己人会自发的认同与维护,而敌人就算知道了也不可能照着做,除非他们有自我革命的勇气,那他们就不是我们的敌人了。”

  苏咏霖的解释在耶律瑾听来是一知半解的。

  耶律瑾思来想去,觉得这个问题已经超出了自己的理解范围,自己实在是无法全面理解皇帝陛下精妙的思想,也只能照着做了。

  然后他觉得自己的确应该多抽一点时间去学习学习这里头的东西,这样才能更好的跟随皇帝陛下的脚步,更好的拍马屁。

  然后才能得到更多的权势。

  说到底,他是一个实用主义者,他觉得接纳什么思想都是可以的,主要还是看哪种思想更符合自己的利益,所谓官僚,无非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当今皇位上坐着的那位是人,那么自然说人话。

  至于以后。

  见风使舵就可以了。

  这个本领他是

  请收藏:https://m.feie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