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522章 游学不断,课题不断_学霸从改变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领,和物理学的粒子加速器实验这两个课题了。

  可就算是这样,陈舟却还是已经看完了五百多篇文献资料。

  这效率,令张一凡是羡慕嫉妒恨呐……

  电话挂断之后,陈舟也不再纠结于眼前划掉的公式,轻轻放下了手中的笔。

  他之所以选择张一凡,是有着自己的考虑的。

  张一凡是他的同学,他对张一凡的了解比较多。

  通过几次庐州之行,陈舟也能够看得出来,张一凡有着一颗勤奋上进的内心。

  陈舟想要培养自己的实验室班底,只能通过张一凡这样的同学好友来实现。

  虽然他能够凭借自己的名气,去招徕一些化学方面的优秀人才。

  他也可以像张一凡说的那样,通过国家“万人计划”搞定这个项目。

  但是,对于想要在材料学这一领域,有更进一步研究的陈舟来说。

  只有自己一手打造的实验室,才能满足他的要求。

  至于实验室所需的钱,他会慢慢想办法。

  况且,陈舟已经想到了少花钱的方法。

  而且,绝对行之有效。

  还有一些原因,就是出自陈舟的私心了。

  所谓肥水不流外人田,这些老同学,能带带的,为什么不带带?

  晚上十一点多,陈舟和杨依依挂断视频之后,他便上床睡觉了。

  游学开始以后,陈舟的作息也恢复了规律。

  严格的按照自己已养成的良好生活习惯,度过每个元气满满的一天。

  值得一提的是,现在有规律的陈舟,除了课题研究之外,每晚都会跟杨依依开个视频,沟通一下感情。

  那种互相监督,互相学习的默契感,也逐渐回到了两个人的身上。

  杨依依也会把在LIGO所遇到的难题,分享给陈舟。

  两个人就这个问题,展开思维的碰撞。

  而陈舟,有时候也会把粒子加速器实验的问题,抛出来,跟杨依依分享。

  只不过,两个人分享问题的方式,有点不太一样。

  杨依依属于客观型的,而陈舟属于主观型的。

  客观型指的就是,杨依依会把问题进行客观的描述,然和跟陈舟进行讨论,互相交流观点,进行思维的碰撞。

  主观型的话,则是陈舟会直接将自己的想法,伴随着问题一起讲出。

  然后将其中,他觉得不对的地方指出来,跟杨依依一起探讨。

  两种类型各有各的好处。

  但是,陈舟往往无法实现自己的想法。

  那就是,让杨依依找不出来任何他没有提及的盲点。

  但也正是因为此,陈舟觉得杨依依是一名真正的物理学家。

  她的关注点,绝不会局限于片面的论述,而是在整个问题之上。

  时间,就这样在不断的游学,和不断的课题之中,缓缓流逝。

  陈舟和弗里德曼等人,在第三站BINP,也就是俄罗斯布德克尔核物理研究所,进行学术交流的时间,有两周。

  俄罗斯布德

  请收藏:https://m.feie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