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317章 国家“万人计划”(5000字大章)_学霸从改变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说对每个人的情况都了解。

  但是那么几个人的资料,可以说他掌握的信息,还要比在场的其他人要更丰富。

  轻轻点头,老领导拍板道:“不用再看其他人了,方钟同志可以放在第一位。我们国家的基础科学研究,需要这样的人才。”

  这句话一说,基本上就定了基调,没有人再有异议。

  同时,这样的基调一定下,对于后续的讨论,也算是给了一个方向。

  也让李振邦的提议,更有底气一些。

  本来会前讨论时,对于谁来念名的选择,大家都是希望组织部门的人来的,也就是田立庚来做。

  怎么说呢,理由大概就是,你们组织部门主持的会议,结果人选的提议汇报,却要其他部门的人来,这不合适吧?

  其实,说到底,还是多部门联合评选的责任问题。

  但是田立庚本人却有不同的看法,就如同他刚才所说的两方面考虑一般,他觉得还快科技部门的人来比较好。

  毕竟,主管科研项目,对科研经费的划拨,科研项目的研究进展,每位候选者的了解程度,都要高于他这位组织部门的专项负责人。

  跟老领导汇报起来,也更直接,更有“说服力”。

  李振邦一开始是想拒绝的,但是科技部门的一把手找他谈过一次话后。

  他就“不经意”的找到田立庚,用绕了半天的方法,最终被田立庚“说服”了。

  不过,田立庚是赔进去了一顿酒,才“好不容易说服”李振邦的。

  随着会议的进行,李振邦不经意的瞥了一眼田立庚,心想:“反正赚到了一顿酒,等后面被他看破,就看破吧,没什么了。”

  第一天的会议结束,杰出人才第一批的3名人选全部确定,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第一批的200名人选,只敲定了143人,还剩下57人未敲定。

  至于,作为未来后继中坚力量的青年拔尖人才第一批的60名人选,则全部还在酝酿之中。

  这个速度其实不算慢,但也并不快。

  当然,这也是基于老领导确定基调后的情况。

  会议结束后,田立庚找到李振邦,笑着说道:“老李啊,我说的对不对?还是得你们科技部门的人来汇报人选情况。”

  李振邦看着田立庚,笑着应道:“是啊,还是老田你看的准。也谢谢你在会上帮我说话。”

  李振邦毕竟喝了人一顿酒,所谓吃人嘴短,自然嘴上连忙应是。

  再加上,本来就是因为科技部门一把手的提前指示,他才会主动揽下这活。

  能蹭顿酒,已经是意外之喜了。

  听到李振邦的话,田立庚却摇了摇头:“我那不是帮你说话,我这人你知道,公事公办。我说的都是我真正考虑的问题,咱们国家的基本国策在那摆着,国家‘万人计划’的制定,也是跟着国策走的。”

  “现在轮到具体执行的时候,

  请收藏:https://m.feie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