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21章 酒后一日_我,刘辩,三兴汉室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21章酒后一日

  刘辩的这个回笼觉睡的很舒爽。

  一直到日上三竿方才起床,告别了唐婉。

  也因此,刘辩抵达云台殿处理政务的时间比平常稍稍晚了一点点……吧?

  反正他抵达云台殿时,他的桌案上按照往日的进度已经积累了一大摞文书,其中大部分都是书写在竹纸之上。

  偏黄的竹纸映衬着少数的左伯纸愈发白了。

  这也提醒了刘辩他今日要做的事之一。

  对此,刘辩一一批复。

  后来,徐璆在南阳郡协助朱儁平定黄巾,屡立战功。

  随着竹纸的推广,益州、荆州、扬州的多个郡国皆靠着竹林设置了造纸工坊,这其中既有毕岚所设的官营,也有买下各种专卖权的私营,这些工坊的特点都是靠北。

  后来刘辩选了個取巧的法子,除曹嵩为侍中,领均输令。

  汝南郡因其位置上的优势,还有袁氏的支持,是被设为最先施行均输令的十来个郡国之一。

  要知道,荆州一共才七个郡……

  地方上的吏治在被整顿过一次之后,也勉强称得上是有了将算赋折成物来征收的前提条件。

  之后,刘辩又看了三个来自地方二千石的奏书,其上内容雷同,俱是歌功颂德,同时表达自己忠君爱国的优秀品德。

  只有一份奏书让他稍加停顿了一下,奏书的来源是金城太守马腾,刘辩决定问一问马超等人在三署和太学的表现后再作批复。

  徐璆说得不能说没有道理,但刘辩却不能接受。

  奏书来自汝南太守徐璆(qiú)。刘辩曾看过他的履历,对他印象颇为深刻。

  徐璆因军功抵罪才得以免官回家,但当时的宪帝没有被蒙蔽太久,徐璆很快被重新征用,迁为任城相、汝南太守。

  按理说,这么一个贤才,早该出现在刘辩的面前,所以,徐璆的仕途不出意外地出意外了。

  还是经典的配方——宦官。

  更南方的交趾刺史部同样盛产好竹,但却少有人去。

  近一年来,东宫属官中除了常设的太子舍人,其他都已经安排的差不多了,曹嵩原本的太子率更令也是时候卸任了。

  而今随着气候变迁,南方的湿热线不断南移,去长沙等地倒不会让人觉得命不久矣了,交趾刺史部接过了这个头衔,但人心中对南方的刻板印象却没那么好改变。

  就此,来自二千石的奏书便暂时告一段落了。

  刘辩记得周昕曾师从陈蕃,对于他的奏书,刘辩只画了个圈,另准备让贾诩去查一查这份奏书背后有没有什么能令他暖心的原因。

  紧接着下一份奏书,刘辩看到了麋竺和甄俨一同的上书。

  对南方的开发已经可以缓缓进行了。

  此外,他认为商人本就地位低贱,以商人为官会对百姓造成不良的影响,败坏社会风气。

  他想了想,决定跟徐璆透个底,批复道——今汉律疏议

  请收藏:https://m.feie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