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章 惊动四座_航空大业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参数却不可能得到。

  要不然的话,歼八I都不可能用机头进气设计了。

  几年前得到的米格二十三战斗机,也是一样的,只能测绘它的进气道外形。

  进气道的风洞试验很复杂,而且这次歼八II最大的改变就是进气道了,气动外形倒是变化不大,发动机变化也不大,还是涡喷十三系列,只是增推了一些。

  如果,有一套可靠的计算机进气道设计软件就好了,李曙光不由得在想。

  可是这会儿,到哪去弄这种软件呢?

  在计算机辅助设计飞机方面,中国航空工业也是非常的落后,在李曙光的记忆中,第一个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型号是歼轰七,1986年底,六零三所研制成功7760CAD/CAMM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及管理系统。

  当然这套系统与法国达索的CATIA系统相比,还是有很多不足的。

  真正实现计算机数字化设计和制造的项目,还是歼10战斗机,不过现在歼十战斗机还没有选型成功呢,一切都还早。

  如果现在沈飞能够引进达索的CATIA系统,那不就可以用来优化设计歼八II的进气道吗。

  当然如果能够针对性的在CATIA系统基础上,做出国产的设计软件就更好了。

  沈飞为什么会逐渐的不如成飞,其中有一点很关键,那就是成飞在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方面,走在了前面,引进达索系统。

  而沈飞虽然也没少找国外的合作关系,比如说歼八IIACT电传飞控试验机,沈飞便找到了德国MBB公司合作。

  要知道电传飞控系统,那可是比歼八II使用的机械传动系统要先进太多了。

  二代机使用的机械控制系统,就是拉钢丝绳控制舵面转动,可是电传操纵系统就不一样了,直接发信号给舵面上的每一个电机进行精确操控,省掉了从操控杆到舵面电机之间复杂的机械结构,所以飞行品质就完全不一样了。

  这就好比是汽车上使用的电子档把加上自动变速箱,与手动机械变速箱的差别。

  在电传飞控系统方面,成飞选择了达索公司合作,便很是顺利。

  而沈飞歼八ACT试验机,因为控制律软件存在严重而致命的逻辑缺陷,俯仰姿态控制缺乏迎角和过载反馈,便在一次试飞中,发生了严重的坠机事故,这甚至也影响了歼八III这款大改型号的命运。

  李曙光想了很多,这时候讨论已经热烈的开始了,不少的设计人员,都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

  见时机差不多了,李曙光也趁机站起来道:“我想说一说我的看法!”

  古总师点了点头道:“好,你说!”

  李曙光满怀信心地道:“古总师,各位领导,同志们,我想咱们是不是应该从更长远的角度出发,引进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系统,为歼八II战斗机进气道设计乃至全机的设计制造,保驾护航呢?”

  李曙光这番话说出来,顿时全场都雅雀无声了,大家都看着他,就像看着一个外星人。

  这怎么可能,引进国外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就算是能行,也不是一时半会儿的吧,赶不上的。

  明年就要发图呢。

  更重要的是,人家会给卖咱们吗?

  喜欢航空大业请大家收藏:航空大业夜读库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请收藏:https://m.feie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