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四十八章 斗而不破_晋末长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绝境之中。

  对于把他们从绝境中拯救出来的陈侯,可想而知是什么态度。

  王玄轻轻叹了口气,道:“君侯治豆乎?治国乎?”

  “治国在于治民。民如此豆,需得小心呵护。纵要食豆,也得先让豆长好了、长大了,且越多越好。”邵勋将锄头扔给了唐剑,擦了擦汗,道:“去那边说话。”

  二人来到了睢阳渠畔。

  其时正值盛夏,暑热难耐,睢阳渠中已经有一些小孩在玩耍了。

  说是玩耍也不对,事实上他们正在用各种工具捞浮萍。

  浮萍可以喂鸡鸭,人也可以吃——每天的口粮都是有数的,还要锄草翻土,每个人都有力不从心之感,必须想尽一切办法补充食物。

  浮萍也是有数的,捞着捞着就没了。

  孩子们索性纵身跃入河中,戏水畅玩。

  “稚童戏水,颇有几分意趣。”王玄看着那些在水中忽上忽下,偶尔摸出一枚河蚌的小儿,赞道:“若有精于书画之人在此,或可将其画下。”

  “眉子,你见过蒸笼里的稚童吗?”邵勋问道。

  王玄愕然。

  邵勋淡淡一笑,指着那些小儿,说道:“若我晚出手十天半月,说不定他们已在蒸笼之内,供人果腹。”

  王玄噎住了,一时之间不知该怎么回答。

  说陈侯做得对,那不是鼓励他扣漕船么?

  说他做得不对,那不是坐视这些孩童被人吃掉吗?

  他终究没有父亲那般深厚的功力。

  于是,他只能转移话题,直奔核心:“君侯收拢多少流民了?”

  “一万八千余户。”邵勋说道。

  “君侯何时收手?”王玄绷不住了,直截了当地问道:“前些时日又扣了十五万斛粮,再这般下去,朝中怕是弹压不住了。君侯当知,天子震怒,至今没降旨问罪,全靠家父及庾侍中居中转圜。可君侯若一意孤行,继续这般,此事恐难善了。”

  邵勋不答,指着对面的一块空地,道:“此为六月下旬种的赤豆,只能勉强在下雪前收获。那一片更晚,七月初种的绿豆。”

  “为何如此之晚?”

  “人收拢过来时就晚。”邵勋说道:“银枪军在南顿、新蔡、汝南追袭李洪,贼子狡诈,打仗没几分本事,逃窜的能耐一流。牙门军至梁国,虽迭破乱民,但抓人却费了不少手脚。这个月还会有人过来,却不知来不来得及种些什么。或许,只能弄点芜菁种一种了吧,好歹冬天还能挖着吃。”

  邵勋像个老农民一样,把他的规划都讲明白了。

  王玄读过《汜胜之书》,对什么季节安排什么农作物种植,间种什么、轮种什么,各有什么好处略知一二,但自问还是没有邵勋清楚——这些农业知识,看似粗浅,但没读过书的人真不懂,这也是世家子弟的优势,而且常年种地的老农民也不一定清楚,因为他们自身的农业技术未必有

  请收藏:https://m.feie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