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三十九章 荥阳_晋末长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钱粮有三个用途。

  第一是安置府兵及其家属、部曲,第一年的开支至少要能覆盖掉。

  这一部分主要是粮食开支,或许需要再采买些耕牛、农具,但不多,何家甚至有现成的。

  第二是拿出一部分用来买马、募兵,这事由吴前负责。

  凉州兵马上就要走了。

  邵勋让吴前再带一批礼物去凉州,答谢张轨赠马之事。顺便去那边买一批马,招募一些兵士回来。

  他打算拿出两万匹绢、五千贯钱,外加从何府抄到的部分金银玉器、中原货物之类,与北宫纯等人一起上路,返回凉州。

  至于何时回来,还要再看。

  邵勋觉得明年凉州兵多半还得来,正好一起返回,免得半路被人抢了。

  第三,如果抄掠何家党羽还能有所收获的话,邵勋打算与陈郡士族置换一下土地,尽量把地集中起来,安置屯田辅兵。

  理想情况下,应该在陈县、宁平城、项县一带形成个稳固的统治区。

  毕竟,世家大族的部曲、土地都是他们自己的,随时可以转投他人,没有太多制约。

  但自己的控制区就不同了,土地相对平均,以军法管治,没那么容易叛乱。

  四月初,在陈县盘桓日久的邵勋终于收到了圣旨:率部北上,屯驻荥阳。

  另外,他还收到了两封信。

  第一封是顿丘太守乐谟发来的,言石勒猛攻顿丘,诸县皆陷,堡壁多有降贼者。

  到目前为止,他只勉强保着郡城,无力收复失地。

  城内还有不到四千兵,以数百南阳乐氏部曲、数百河北籍义从武士为基干扩充来的,战至今日,死伤甚多,粮草器械也不是很充足,故请率军民南撤。

  邵勋回信让他坚持。

  不过话也没说死,实在不行的话,撤退也不怪他。

  外无援军,又孤悬于大河之北,你让人怎么坚持?

  汲郡情况稍好一些,但也很困难。只不过老丈人在那边当官时间长,又打赢了几次守城战,准备也做得比较充足,故能坚持更久罢了。

  第二封信是裴妃写来的。

  邵勋看完之后额头生汗,这也太……

  “夏四月,大水。兖州地震。”

  睢阳渠是人工开凿的。

  建安七年(202),曹操至浚仪,“治睢阳渠”。

  其实就是把浚仪(开封)、陈县(睢阳)之间的河流、湖荡、湿地规整起来,形成一条完整的运河。

  睢阳渠、汴渠、涡水、颍水、泗水之类的南北向的河流十分关键,盖因黄河、淮河大体并行,都是东西向,要想沟通二者,必须靠这些南北向的天然或人工运河。

  淮河、长江之间同理,一样需要南北向的河道沟通。

  整个漕运网络就是靠这些东西南北向的河流建立起来的。

  睢阳渠并不宽阔,水量也不是很丰沛,一直以来都是比较“温柔”的。

  但永嘉四年的夏天,随着连番暴雨降下,水

  请收藏:https://m.feie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