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十四章 唯一做准备的人_晋末长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邵勋抵达大营的时候,正好赶上杀猪宰羊,于是笑嘻嘻地混了一顿酒肉,连带着教导队的儿郎们也沾了光,敞开肚皮吃了个尽兴。

  酒足饭饱之后,大军西行。

  杜耽、杜尹兄弟及一干宜阳坞堡帅们“依依不舍”,送了好几里地,然后脚步轻快地回家了。

  离开一泉坞向西的路上,邵勋还遇到了第二批前往云中坞的并州流民,看样子三百户左右,扶老携幼,踉踉跄跄,艰难前行。

  与他们一起过去的,还有部分军械、牲畜以及在洛阳采买的农具。

  邵勋约束着将士们,严禁骚扰。

  开玩笑,自家的产业,若是让大兵们抢了,不得把他们全砍了?

  当天午时过女几山,流民们分批渡河,前往洛水南岸,大军则在北岸一路行军,当天晚上抵达三乡驿(今三乡镇)。

  自三乡驿向北,有一条狭窄的山间河谷道,其中有一段开辟在半山腰上,道路一侧是山体,另一侧则是深涧,曰回溪坂——坂,山坡道也。

  回溪之名,因冯异、邓禹而见诸于史。

  二人率军在渑池县西战赤眉,大败。邓禹跑路至宜阳,冯异经回溪坂,仅带数人走归大营。

  过了这段三十余里的山间河谷道,便能抵达崤山东西二坂中的西坂——崤山又分东西二崤山,西坂即西崤山的山道。

  从这里向东,过东崤山,经新安等地亦可至洛阳,即曹操开辟的北道。

  北道较为艰险,不如南道好走。

  就连唐代天子就食洛阳,也喜欢绕远路走南线的宜阳道,为此还在洛水河谷修建了一连串的行宫,以便途中休息。

  大军在此停留了三日。

  期间,邵勋从上、中、下三军中抽调了两千余人,直扑檀山,将贼寨攻破,俘三百余户。

  他又遣人至云中坞,找到了送牛而至的毛二,令其率银枪军第一幢的七至十队至檀山寨,收拾残局。

  糜晃对此听之任之,基本不管。

  糜直则亲随大军,观摩了一番。当看到两千多人又是渡河,又是沿着艰险的山道跋涉,然后前赴后继攻打贼寨时,微微有些失色。

  这种战争烈度,确实不是乡间坞堡的火并可比的。

  血肉横飞之处,尤为动人心魄。

  至此,他算是明白了,邵勋控制了云中、金门、檀山三寨,花大力气经营,成气候后,在洛水河谷一带的影响力会大大增加。

  早晚有一天,这个被群山包围的天然河谷会被他全部控制在手里吧?

  眼光挺毒辣的,北有东西二崤山,南有熊耳山,唯有东侧面向洛阳的敞口,只要在这个敞口筑城——或者干脆重修宜阳县城,以之为屏——就能挡住入侵敌军。

  敌人不拔掉宜阳,后路始终受到威胁,粮道有可能被截断,就无法安心挺进洛水河谷。

  那么,大战就会发生在这個敞口附近。

  此人,胸有韬略啊。

  十五

  请收藏:https://m.feie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