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48章 血祭奴酋(求月票)_上吊之前,崇祯掀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48章血祭奴酋(求月票)

  不过崇祯皇帝要做的第一件事情,还不是这个,而是领文武百官,把这半年来殉国的忠烈送进忠烈堂。

  忠烈堂就在太庙之前,神宫监边。大殿门口两侧的柱子上贴着一副对联。

  上联:忠肝义胆,为国捐躯昭日月。

  下联:英名长存,忠魂不灭耀乾坤。

  横批:精忠报国

  大殿中央只是一块墓碑,上面刻着八个字:大明忠烈永垂不朽。

  随后,两侧皆可通往偏殿。在偏殿上,则按照两京十三省的布局存放英灵事迹。每个英灵的资料,都能查出来。

  此时,崇祯皇帝就领着皇后以及太子皆诸皇子皇女,内阁辅臣以及六部九卿在忠烈堂门口,其他文武百官因为站不下,就都在承天门内外列队。祭奠的规格,基本上都赶上祭奠太庙了。

  对此,就有臣子提出了异议。觉得皇帝和皇后还有皇子皇女都要参加,是不是太重了!

  听到这些奏报,崇祯皇帝毫不犹豫地驳斥道:“没有大明忠烈的精忠报国,哪来皇家子弟的衣食无忧!心怀感恩,此乃做人之本份!”

  此时,虽近午时,却无阳光,是个阴天。风吹旗动,咧咧作响。除此之外,虽站满文武百官,却是寂静无声。

  崇祯皇帝立于忠烈堂前,面对皇家子女,文武百官,慷慨激昂:

  “自古华夏,英雄辈出,忠烈堂中,皆我英魂。朕每念及此,心生敬仰,特设立此堂,以祭祀为国尽忠之烈士。大明存在一日,则皇帝亲祭,香火永存!”

  “自大明开国之始,每当国家面临危难之际,总有忠烈之士挺身而出,他们或执戈奋战,或运筹帷幄,或以身殉国,展现出了大明儿女之忠肝烈胆,精忠报国之心。”

  “……”

  “愿忠烈们在天之灵得以安息,愿大明繁荣昌盛,百姓安居乐业!”

  每个人都在认真听着,想起大明朝开国以来,确实好有几次都很危险。皇帝被俘,敌人兵临城下等等,但是每一次,都有忠烈之士挺身而出,救国家于为难之中。正是因为有他们这样的人,所以大明才能存在于今日!

  金戈铁马声中,忠烈之救亡图存,甚至舍生忘死……

  想象这样的场景,就连太子朱慈烺都觉得有些热血沸腾,恨不得自己也能奋勇杀敌,横扫天下!

  崇祯皇帝说到最后,便又大声说道:“今日忠烈堂初设,忠烈进堂,朕以奴酋祭奠忠烈!来人,带奴酋!”

  听到皇帝旨意,列于两边的锦衣卫校尉便大声喊道:“带奴酋!”

  “带奴酋!”

  “……”

  声音一声声地传递出去,于是,就见一个金钱鼠尾的人被两个锦衣卫校尉架着,从文武百官中间经过,一直拖过承天门,拖到忠烈堂前。

  文武百官们,皆是惊讶。

  他们确实听说了,皇帝活捉了一个奴酋,好像是

  请收藏:https://m.feie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