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0059章 正元大朝会_他,改变了大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有人过来搭话。

  李毅这边困意难挡的听着李治瞎逼逼,前面就有太监开始指挥皇子们列队站好了。

  平常这些内侍当然是不敢如此命令皇子的,但是今天乃是大朝会,意义非凡,礼仪方面不可有丝毫疏忽,就算是皇子,也必须要听话。

  很快,承天门就在鼓乐声中缓缓打开。

  高耸威严的城门缓缓而开,李毅跟随着队伍开始朝着正前方的太极殿走了过去。

  而在通往太极殿的道路上,两边列队站着身穿明光铠,头戴翎羽,手持长戟,要陪长剑的全副武装到了牙齿上的金吾卫。

  哪些走在队伍里的万国使者们,很多都激动的颤抖不已,有些则是低着头抿着嘴,神色惶恐的模样。

  他们此时站的地方,乃是这个世界上最强盛的帝国的首都,乃是这个时代,当之无愧的世界中心。

  这里是大唐长安,这里是天子脚下。

  李毅也不是第一次见到胡人战战兢兢了,都已经见怪不怪了。

  跟着一大群的人列队很快就走进了太极殿之中,很快,李二就穿着垂着十二串白珠的衮冕走了出来,旁边自然是跟着一身盛装打扮的长孙皇后。

  一时间文武百官,藩属臣僚们,万国使者们纷纷对着李二还有长孙皇后一齐行拜礼庆贺。

  太极殿上高呼万岁之声,绕梁穹顶,随从侍卫们也都手持长戟,单膝跪在了地上。

  第一次见到这种场面,给李毅带来了一种像在看张艺谋老师的电影一样的震撼,天可汗的排场,不是吹出来的。

  皇帝被称为“万岁”,始于汉武帝《汉书·武帝纪》载称“幸琅邪,登之罘,浮大海。山称万岁”。

  自此,“万岁”就成为皇帝的专用称呼,以前的话,万岁是常用词,谁都可以说的。

  元正大朝会并无实际的处理国家政事之功能,官员们齐聚于此更多的是一种礼仪活动,以表示唐朝皇帝威加四海,泽被九州。

  唐代诗人司空曙对大朝会的场景有这样的描述:

  “元日争朝阙,奔流若会溟。路尘和薄雾,骑火接低星。门响双鱼钥,车喧百子铃。冕旒当翠殿,幢戟满彤庭。积岁方编瑞,乘春即省刑。大官陈禹玉,司历献尧蓂。寿酒三觞退,箫韶九奏停。太阳开物象,霈泽及生灵。”(科普君来吧)

  从入朝时的熙熙攘攘,到朝堂上的钟鼓之乐、臣僚礼服,整个过程可以说都是相当庄严神圣的。

  在行李之后,各地官员就开始汇报了,李毅听了几个就知道大部分是胡扯了,这年头一样,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总之没有多少营养和可信度,就是表明大唐国力蒸蒸日上,今年gdp又上升了几倍有余差不多就是这样子了。

  李二当然知道他们是在胡扯,不过也不责怪,这只是说过那些外国友人们听的。

  大朝会之后,还要在太极宫正

  请收藏:https://m.feie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