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63章 两策可解决如今我大宋冗官之弊?(_陛下真棒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你直言相告,莫要再让我等如此提心吊胆为好。”

  “其实很简单,一个是科举取士不能缩减规模,那就增加门槛。二是人浮于事,那就明确增设机构,事务落实到人。”

  “……”陈侍郎与吴执中看着翘起两根手指头,一副我说的事情很简单模样的高璋。

  总觉得他好像什么都说了,可又似乎什么也没说。

  但问题是,不论是第一个还是第二个构想,都好像这小子都胸有成竹。

  “我说贤侄,你是说,你有两策可解决如今我大宋冗官之弊?”

  高璋想了想,考虑到这二位的人品还是很有保证,当初自己能够成为省元,也正是这二位出手。

  就连自己殿试也是这二位与师尊合伙,这才让天下人觉得自己是不是靠官家而是靠自己的才华学识金榜题名状元。

  高璋点了点头,想了想,决定还是先难后易,就看他们上不上钩。

  “小侄我就先从朝廷机构着手,比如说人浮于事的问题,其实也就是在于责权不明。”

  “关于这一点,小侄我在江南苏州任职之时,感触颇深。”

  此言一出,不论是陈侍郎还是吴执中都正襟危坐,凝神而听。

  毕竟高璋在那苏州任职,政绩十分卓越,足以令天下人都知道他是一位能吏,既然他从这一方面来剖析,必定会言之有物。

  首先第一点,三省六部二十四司九寺五监,这是大宋的朝廷基本构架。

  同样,这是继承于唐,兴许是华夏民族喜欢讲吉利数字。

  三省六部九寺几乎难有变动,可干嘛不变一变?

  比如在唐朝以及隋朝之时,三省最重,下分六部。但实际上三省六部根本就不够用。

  就简单的使其中的一个户部来举例,主管国家户籍、田亩、货币、各种赋税、官员俸禄,以及财政支出。

  看看吧,就仅仅一个户部,就相当于后世的民政部、财政部、国土局、税务局、商务部甚至央行的结合体,每一个部门的责权都是相当重要的。

  不知道是不是时代的局限性,一直都不能把他们完全单列出来。

  例如在唐宋特定的时期,实在是没办法了,只能整出个三司使,又或者是计相来专职负责下面也会有一帮官吏跟着折腾。

  为何?还不就是国家的财政收入,以及支出,这绝对是十分重要的大事。

  可是之后又并归于户部。而且,如果能够把户部直接拆为分三个到四个部门。

  不但可以厘清权责,重要的是,还能够吸纳大量的官吏,去干实事,专门负责税收的就专门负责税收。

  负责财政拔款的,就干你财政拔款的事情。

  至于户部光是户籍、救灾,民生管理这些事务,这足够他去操心的。

  陈侍郎与那吴执中两眼直勾勾地看着跟前的少年郎,一边呷着茶汤,一边有理有据阐述着他的构想。

  当真是震惊到无以复加,越发地觉得这个还真是有很大的实施可能性。

  首先第一点,多两个部,就多了两位尚书,六位侍郎,而且都还是实权的。

  大宋的冗官,不仅仅是在官吏的中下层,上层同样也有一大票的官吏,捞不着实职差遣,要不就安安心心当米虫。

  要么就变着法儿把那些实权官吏斗倒,自己才好上位。

  今天浑身疼痛减轻了些,还有低烧,嗯,还有两更,还在写

  请收藏:https://m.feie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