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29章 不是大宋工匠不努力(三更奉上)_陛下真棒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开始晃晃悠悠地前行,高璋便将那军械外包的第一个项目三十万柄手刀即将全部交付的好消息禀报了师尊。

  “这么快?那可是三十万柄。”这样的消息,亦是让官家赵佶也大吃了一惊。

  高璋倒是很清楚里边的原因,朝着官家解释了起来。

  “可能是因为外包的军械,因为制作品种单一,不会被其他的杂务所干扰,所以才能够做得极快。”

  至于自己搞出来的那些机械,暂时还是保保密为好,毕竟这个世上聪明人不少,有些东西,暂时没必要暴露公之于众。

  “原来如此,但这也足以得见,小高你做事的本事,这短短数月,军备改革变法的第一步,就将成为现实,好好好……”

  “朕记得朝廷这边外包的价格才一贯五,而过去朝廷诸工坊的成本都需要两贯二三百钱。”

  “三十万柄,你这一下子,可就替朝廷足足节省了至少二十万贯以上。”

  打量着跟前这位即便做出了成就,可仍旧显得不荣辱不惊的爱徒。

  官家赵佶当真是满心欢喜,搓着大手缓步前行。

  “那既然如此,朕就需要乘热打铁,不知小高你对于下一步,可有什么想法,只管说来听听。”

  “师尊,现如今弟子这边有了大量熟练的工匠,最适合制作的,自然就是需求量大,而且是必须品的军械。”

  “弟子考虑了很久,也对朝廷诸工坊进行了考察和调研,觉得有两样东西,很适合外包。”

  “哦?你且说说看。”

  “第一,弓箭;第二,头盔。”

  高璋每说一样,就翘起一根手指头。

  官家赵佶不禁一愣。

  “弓箭?为师偶尔也会试射弓弩用以强身,为师记得,想要做好一张良弓,可是要极耗时日的。”

  “至于头盔,此物属甲具之列,只是为何只做头盔,而不制作全身甲具?”

  面对着师尊的疑问,高璋并没有第一时间回答,而是乘机又一记技艺精湛的马屁又甩过去。

  “想不到师尊不但博学多才,棋琴书画无一不精,居然就连箭术亦有造诣,可是比弟子强得太多了……”

  看到师尊的眉宇之间那掩饰不住的得意,高璋这才继续话题。

  “弟子就先回答师尊第一个问题,良弓难制,这一点,弟子也是知道的。所谓年弓月箭。”

  “而我朝军中用弓计有四种,黄桦弓、黑漆弓、白桦弓、麻背弓。从取材,备料到制作成弓,手续都十分繁琐。”

  高璋自然不是在吹牛,他是真的深入基层去跟那些弓匠聊过,对于大宋的弓箭有了深刻的了解。

  那些弓箭制作作坊不是说不行,工匠也不是说没有本事。

  坏在哪?坏在取材与取料环节,他们要上好优良的木材还需要牛角,更需要牛筋。

  问题是那些采办的人,是很难不捞点回扣,捞了回扣,买不回良材怎么办?

  那就只能在材料方面下功夫了,比如把最好的木材换成次一等的,牛角也换成小一些的牛角,牛筋买不到没关系,羊筋也不是不行,再次猪筋总能有吧?

  总而言之,各种材料,这样也次一等,那样也缺一点,这还不算完,例如要求要弓一千张,马上要打仗了,在线等,急用,速度速度。

  你能怎么办?你能告诉对方且慢,等老子一年,一年之后你再来要?

  PS:休息啦,明天继续,努力带好娃,努力码字,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休息啦,明天继续,努力带好娃,努力码字,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请收藏:https://m.feie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