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343章 还有意外收获_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产业,去皇家的医院当医生就算是太医了吧太医也算是官呢。”

  听到洪秀的话,一群失意的士子们哈哈大笑了起来。

  这倒是个自我安慰的好借口。

  “好吧,那我林晚荣就去当他个太医!”

  “老洪给我们指了条明路啊,这皇室财团在各地建医院,初级医师就给50快一个月的月薪,50块钱啊,有些地方的县太爷都拿不到这个数呢。”

  “学费还能赊账,这确实是个好出路看来人家也不怕咱们日后还不上。”

  众多士子们散了,纷纷回乡筹钱,各奔前程去了。

  一个科举考试的年龄和参考次数的限制,看似和土地问题毫无关系,但它的边际效应却很快传递到了土地和农业之上。

  东南沿海的工商发展很快,“超龄”书生们的路子也多。

  除了去读大学或读技校,还能直接把资金投入工商行业自己去做老板的。

  当然,前提是他们要出手自家的田地,把埋在后院地底下的银子取出来——没有了士绅这层皮,就是把银子埋得再深也不见得能保住!

  还是早早住进那些比较讲王法的大城市为妙。

  现在大明朝的“礼”,在各大城市还是很讲究的。

  但是地方上,尤其是农村。

  传统的惯性是如此的强大。

  没有了士绅的身份的富人。

  在这些不怎么讲“礼”的地方上,很容易就被人吃干抹净了。

  数百年来不断从外流入到了中国的白银,这些大量的财富,再一次被撬动了——从最开始规定只有明元才是法定货币,各种商业活动、税收等必须要使用明元开始,朱皇帝就一直希望能撬动这些沉睡在中国各地的地主们的地窖中的白银。

  这是一笔庞大到难以计数的财富——在历史上,这一笔财富随着鸦片、西方工业品倾销、数次战争的赔款,乃至于在清朝灭亡后,从北洋到某蒋,几乎完全沦为买办,国门大开,外国商品倾销,国内财富被通过各种手段,被掠夺一空

  而现在。

  这一切都没有经历过。

  在中国民间,这些窖藏起来的白银。

  始终躺在地窖里面,成为了一笔“死钱”。

  朱道桦规定三十岁以上不能考秀才。

  其实本意并没有要促进这些“死钱”变成“活钱”。

  但没想到却有意外收获。

  大量失去士绅身份的地主选择卖掉田产,将白银兑成明元,然后涌入广州、上海等比较讲“礼”的大城市生活。

  大量死钱变成活钱。

  大明朝的工业化进程,有了这么多银子的投入,速度就变得更快了。

  当然了。

  社会的转型不可能一蹴而就。

  还有大量的留在乡下的士绅阶级。

  他们,也同样受到了时代的冲击,被时代改变着

  李忠义从罗江县上的罗江书院放了假回家。

  才刚到家。

  就听到了李家大院里面传来了哭喊声和骂声。

  “大老爷,大老爷,求求你了.我们一家五口人的活路就是那几亩田,你可不能都收走啊,收走了我们怎么活啊!”

  “徐福贵,你在这里求我没用,这田是我家的,我家已经租给你十三年了,你欠了八年的租子!八年啊!我家对你已经够可以了,这些欠的钱你什么时候能换上?我再租给你?租给你我自己就要去喝西北风了!”

  “大老爷,你可不能这么算啊,我家年年七八成的收成都用来还钱的,我没日没夜的干活,但这地里面能刨出来的就这么些,你要了我的命我也拿不出更多啊.”

  “我不要你的命,你走吧,你欠的钱我也给你免了,反正你家几辈子也换不清了。我给你指条明路,去新大陆,现在去新大陆圈地,能圈多少都是你的,赶紧去吧。”

  请收藏:https://m.feie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