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百三十八章 说崩_国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指傅山:“青主,你同曰渐先生说我因何发笑吧?”

  说完,开始擦笑出来的眼泪了。

  傅山站起来,一拱手,道:“曰渐先生这个条件表面上看起来好象很优厚,不过,先生你想过没有。我扬州又有什么出产?瓷器、丝绸还是茶叶?海贸瓷器大多是江西景德镇所制;茶叶,产自你们福建,当然杭州也有不少,可那却不是我们扬州镇的地盘。至于丝绸,江宁织造可不是摆样子的。而且,这些物产都由大乡绅和士家望族的所设的商号把持,难不成先生要让我们扬州镇去他们手中购买。确实,在商言商,世家望族已经垄断了这三样大宗货物,咱们去收购,不被血淋淋宰上一刀才怪?对了,如果我们卖茶叶给郑家,难不成还先派人去福建从你们手头将茶叶买了,然后再卖回去,这岂不是多此一举

  。哈哈,若说起扬州的特产,只有一样,那就是盐,曰渐先生难不成让我们走私盐。若我宁乡军走制私盐,自可销去内陆,又何必去海外。哈哈,郑家所说这事,表面看起来好象很优厚,其实就是将我等当成三岁小儿。()”

  孙元止住笑声,指着郑鸿逵道:“曰渐先生,你这次来是埋汰某的,没诚意啊!”

  听傅山说破这一点,旁边的郑成功恍然大悟,又看了一眼郑洪逵:“三叔。”目光似在责怪他开的条件实在太苛刻。

  郑洪逵一阵无语:大公子怎么这样,这不是胳膊肘往外拐吗?

  确实,郑鸿逵抛出的这个条件内中的意思正如傅山所说的这样。表面上看起来扬州镇好象摇身一边成为郑家的总供货商,可惜东南一地的大宗商品都把持在士绅和大族手头,比如产茶地都是大族的产业,而扬州又不产茶;丝绸纺织,除了官办,大型的工坊也都被官绅所把持,江南一地任一一家大一点纺织作坊所没有几百上千架织机?

  这些人谁没有官身功名,有的人甚至是朝廷退休的大姥。这些人门生故吏满天下,同窗同年遍及江南,早已经形成一个庞大的利益团体。

  孙元若是莽撞地涉足其中,同他们抢食,必然遇到极大的反弹,说不好还要将自己给陷进去-----父母之仇可以忘,断人财路,那就是没有转圜的余地了。

  这几年宁乡军同郑家在大洋上死死搏杀,彼此都打出真火来了。而且,最近一年以来,宁乡军靠着新式军舰和火炮,再加上巨大的投入,有逐渐将战局扭转过来的趋势。再这么下去,郑家也有些杠不住了。

  所以,郑鸿逵才想出这么个法子来。如果孙元上了这个圈套,很快就会成为江南士绅的公敌,所有的精力都会被此事牵扯过去,自然没有余力再在海上与郑家争雄。

  却不想,自己刚说完话,对面两人就瞬间想通其中的厉害关系。孙元能

  请收藏:https://m.feie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