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百八十六章 杨嗣昌的思虑_国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听到大家讨论蓟辽总督人选,他笑了笑转过身来:“我朝制度以文御武,督师者,应该满足三个条件。(棉花糖提供Txt免费下载)”

  大家都安静下来。

  杨嗣昌道:“首先,应该是两榜进士出身,最好能够点翰林;其次,至少是部堂一级;其三,要知兵。如此看来,符合这三个条件的人还真不多。孙传庭陕西那边还有用他之处,建奴北归之后,三四年之内尚不至于南侵。所以,我朝军事的重点还应该放在内患上。听人说,川、陕、鄂、豫的贼军有做大迹象,所以,某认为,朝廷还是会让孙传庭回陕西督师的。”

  其实,这也是杨嗣昌的计划。

  他在皇帝那里所得到的信任完全来自国内战争,所以,他的政治前程也牢牢地同内患捆绑在一起。孙传庭是个干才,如何肯放在辽西荒废掉?

  “而且,天子不追究洪承畴兵败之过,摆明了让他接任辽西军队,负责对辽东军务事。”杨嗣昌严肃地说:“鲍丘之败,诸君不许再提。这可关系到圣上的脸面,关系到未来的祭祀大典。国之大事,惟祀与戎。”

  众人都是何等的精明,立即就明白过来。朝廷先前已经大张旗鼓表彰济南之战的有功将士,并下邸报刊行全国。

  济南之战宁乡军打得实在太漂亮了,已是崇祯朝一等一的武功。

  以前大明朝对内战争虽然也有不少酣畅淋漓的胜利,可内战能和对外战争的意义相比吗?

  山东之战,说句实在话,还真是让国人精神为之一振

  。

  如今,全京城的官民都在准备庆贺这场大胜,你洪承畴可好,当头给大家浇了一盆冷水。关键是,皇帝面子上挂不住啊!

  所以,朝廷现在只能装着看不到洪承畴吃得这场败仗。不但装看不到,还得大大表彰他在山东战役做出的贡献。

  这就是政治啊!

  有人嘀咕道:“其实,洪老亨也是太急了些。济南之围既解,他是总督天下援军,怎么着也算是他的功勋。建奴北归,你放多尔衮走就是了。什么都不做,估计还好些。如今可好,死活要追上去打,结果死了这么多人,丧气,丧气!”

  这话已经是大大地政治不正确了,那里有放任帝国侵略者在自己的国土里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道理?

  杨嗣昌也是面色一变,想呵斥他几句。可转念一想,又苦笑起来,只怕大家现在都是这么想的,都在怪洪亨九多此一举,搅了这场庆典礼。

  杨嗣昌心中感慨:做多错多,做不如不做,这何尝不是当今的朝廷风向。东林党人,平日袖手谈心性,一个个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可到关键时刻,又如何派得上用场?洪承畴还是一个敢有所作为的人,他的今日何尝又不是当初的我,哎!

  还是好好地将这场庆典办好吧,如果我大明朝的

  请收藏:https://m.feie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