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两京(一)_国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人说他好酒贪杯、不禁荤腥,爱钱,爱排场,对富人和穷人是两种态度,可他还是一个真正的修行人。或许,正如刚才所说的,都不过是修行的方法,接引的法门。

  真正的大德高僧,或许真不讲究这些。

  大玉儿沉默了片刻,才道:“既然杜勒玛推荐了你,那么……你就讲一段经吧。”

  果园见她不再找自己麻烦,偷偷地松了一口气,知道这一关自己已经过了,就问:“太后想要小僧讲什么经?”

  “就说一段心经吧。”

  “是。”

  留都,南京。

  扬州、大胜关、天门山、淮安、徐州,整个江南江北明清两国几十万士卒流血死亡,长枪大戟,金戈铁马,尸积如山,都在为自己国家和民族的存亡拼尽最后一丝力气。

  然而,在距离大胜关只有一步之遥的南京,在距离扬州只有一江之隔的留都。在经过短期的戒严之后,依旧是小桥流水,歌舞升平。

  那场惨烈大战最后以明朝的大获全胜,建奴丧失所有野战精锐而告终。明朝的国运就这么硬生生被宁乡军从悬崖边上拉回来了,而收复北方失地之举,已如撬动山顶巨石,只需顺势而为。

  可是,经过二三年的对外战争,十多年的内乱,此刻的明朝已经不复开国时太祖成祖的豪气,迁都南京之后,大量中央机关的入驻,大量资源的倾斜,让南京恢复太组时的繁华。但江南的风月,却让所有人都迷醉在那醇厚香浓的黄酒之中,万事不如杯在手,一生几见月当头。

  且将疏狂图一醉,沉醉在这凉风吹面的秦淮月色里。

  实际上,在这个历史时间段里,中国确实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即便是在经历过十多年战乱之后。天下财富一般出自东南,东南财富大多聚于宁、扬。

  如今,没有敌人的军事压,南京作为留都开始大量吸引江南财富和人才,化成晚风中浮荡的酒气,化成秦淮河上璀璨得如同繁星的灯火。

  画舫如织,游船如织,往来穿梭于长江之上,将大量物资运送进京城的商船如织,漏夜不息,编织出盛世景象。

  大决战才过去不到一年,人们已经忘记了那一从关系到所有人生死存亡的下赌。是的,所谓大决战,就是赌博,赌国家民族的命运。

  即将到来的北伐,燕赵北地的风霜好象是那么遥远,同他们也没有任何关系。

  流血送死的事情自有军汉去做,我等只需坐在这城中风花雪月,高屋建瓴就可以了。

  也不用担心是,反正江北诸军肯定会赢的。这个时候,已经有人开始担心将来一旦曹国公孙元、兴平侯高杰、东平侯刘春他们收复北京之后,朝廷六部会再次搬回北方,然后南京繁华不在。

  有着这个念头的人大多是江南籍的官员和南京城中的勋贵们,他们的产业本就在南京,自从弘光政权建立,江北取得空前大捷之后,留都的地价一日三涨,不少人的资产都翻了好几倍。这些人,对于北伐老实说兴趣不是太大。这其中以操江总督刘孔昭和几个国公府的公爷们为代表。国家还不富裕,打仗需要耗费大量的钱财,还是先生聚十年,明清两过划江耳而治保持原状为好。

  况且,攘外必先安内,张献忠和李闯余孽一日不除,一日不能对北用兵。

  至于喊北伐喊得山响的,则都是南下的那群官员,南京的物价已经让他们的日子陷入困窘。如果能够北伐收复失地,自己当年逃难时留在北方的产业也能顺利地收回来。

  说穿了,一切政治都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上。口头是主义,实际上都是生意。

  主张北伐和主张先安内的两派官员开始在朝堂上互掐,大有当年阉党和东林恶斗的架势。

  好在内阁的几大阁老并没有加入其中,马士英是贵州人,阮大铖安徽人,钱谦益常熟人,朝堂上的争议同他们都没有厉害关系。而且,作为弘光朝权势最重的几人,他们都有自己的打算和主张。

  。

  请收藏:https://m.feie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