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十五章 宰相家那本难念的经_制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黄昏日落之时,出去圈地的几波官吏接二连三的回来了。

  袁鳷一脸狼狈的将拟画好的舆图呈给郭宗谊,他接过舆图仔细看着,一边关心道:“袁府这是怎么了?”

  袁鳷讪讪一笑,心虚道:“臣无碍,下午等得无聊,便与李相活动了一下筋骨。”

  郭宗谊疑惑的看向一旁的李榖,后者答道:“确实如此,袁府出身行伍,一天不操练身上便不舒服,于是请臣与他击剑,半个时辰方止。”

  郭宗谊下午可是亲眼看到李榖提着剑撵了他几里地,但二人都不愿说,也不再追问,只笑道:“听闻李相善射,你该用弓的。”

  李榖咬牙切齿:“臣只恨没有带弩。”

  袁鳷脸色憋得铁青,郭宗谊哈哈大笑,遥指落日:“事情办完,我等这便回城吧。”

  “唯!”

  李榖应道,接着又问:“回到城中恐怕已是戌时,殿下独居在府,膳食恐不及备,若不嫌弃,今晚便去臣的府上,臣略备薄酒,以慰殿下与将士们的奔波之劳。”

  李榖的理由十分蹩脚,但以他的身份,别人又不好不接,郭宗谊略一沉吟,想不明白他是何目的,也不好拂这老臣的面子,点头答应下来:“也好,便叨扰李相了。”

  说完抬脚便要离开,李榖连忙跟上,询问一些忌口菜色。

  袁鳷在原地愣了半晌,忽地一锤大腿,暗骂道:“这奸滑老贼、刀笔小吏!”

  李穀是读书人,还中过进士,自然是没那脸皮让自己的亲孙女儿出来侍酒。

  但在儿媳领一众内室儿孙前来拜见时,他特意安排孙女儿居于前排,孰料郭宗谊只是一扫而过,目光没有半点停留。

  这不禁令他在心中扼腕感叹,殿下实乃赤诚君子也。

  宴上,众人围坐一圈,推杯换盏、觥筹交错间,好不热闹。

  自唐以来,胡风传入,汉人的许多生活习惯都发生了改变。

  单说聚饮这一块,原本的分桌、矮几、坐凳,变成了大桌高椅,盛酒器从樽、勺换成了注子,饮酒器从宽矮的觞、卮演变成细长的高足、曲杯,材质从粗陋的木、陶,换成了精美的金、银、瓷。

  李家的餐具均是邢窑白瓷,台盘杯盏、碗碟瓯囤大大小小近百件,无一不是类银似雪、摇光透影的上等美器。

  虽未尝到菜色,但凭此餐具,也能令来客食欲大开。

  李穀领着两个儿子李吉、李拱作陪,长子李吉三十上下,姿容俊美,举止有度,早年恩荫出仕,现任从七品的中书省右补阙,次子李拱不到二十,一身儒衫,气质清雅,还在国子监读书,乃国子学生。

  他二人早与李昉、吕端相识,袁鳷又是个自来熟的,席面上倒也没有冷场。

  在场地位最崇者便是郭宗谊,他被几人敬酒,连饮了六杯,方才得空吃上菜。

  稍稍垫了垫,他又客气的回敬一圈,这令四个年轻

  请收藏:https://m.feie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