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百零三章 许老师又高又硬2_从1983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他们最感兴趣的:

  “此为走马灯,有近千年的历史。灯内点上蜡烛,热力造成气流,令轮轴转动。轮轴上有剪纸,烛光将剪纸的影投射在屏上……”

  “Beautiful!”

  萨马兰奇赞了声,又看宣传片等物,尽量不带主观色彩的评价,以免产生舆论压力。

  看完正想走,忽见天坛的画很古怪,忍不住道:“画板为什么这样厚?”

  “我正想跟你介绍,麻烦你拉住这里。”

  马晓芳指引他,勾住画下方的一个小拉环,然后往下,刷!

  “OH!”

  赫然是一份折叠的地图藏在天坛后面,刷的一下展开,竖长的,清晰生动的,宏伟悠久的,京城的那条中轴线!

  “这条中轴线南起永定门,北至钟鼓楼,直线长约公里。经过三个朝代发展,延续数百年的古京城城市布局……”

  “这里就是天坛,对面是先农坛……所有的宫殿、坛庙都依附这条中轴线,左右对称,秩序壮美……”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在广场中央建了人民英雄纪念碑,西侧是人民大会堂,东侧是中国革命博物馆和中国历史博物馆。

  1990年亚运会,为了连接城市中心和亚运村,京城在这里引出了一条街,成为中轴线的延伸。西边是中华民族园,东边是奥体中心。

  而我们这次如果申奥成功,中轴线将再次延长,建造奥运主场馆。”

  这回不是Beautiful,是“Wonderful!”

  一帮老外听的眉飞色舞。

  古老与现代,悠久与城市,还带点神秘色彩,简直太东方了!

  而且是老外能懂的那种东方!

  马晓芳愈发大胆,取出一份缩小版的中轴线地图:“希望能给您留作礼物。”

  “哦,感谢你的好意,但我不能收。”

  为保持公正,萨马兰奇肯定不能拿,又赞许了几句,走向另一个展台。

  可脸已经露了!

  随同的国内官员,包括体育总局、奥申委、市宣传口的领导偷偷齐竖大拇指:涨面儿!涨面儿!

  话说主场馆选址,在1999年就搞定了。

  政府中意东南四环一带,那边集中着一批老化工企业,如果开发利用,可以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关键是,那边土壤污染严重,而国际奥委会的考察团很快就要来了。

  没时间处理,所以换成了北中轴线,鸟巢、水立方那个地方——距许老师家贼近。

  等一圈看完,在京城展台停留的时间明显最长。

  其余四家不爽。

  官员们离开,接下来是自由参观者,各国记者和官员家属最多。

  许非的要求是看人下菜碟,别每一件东西都说上十分钟,效果反而不好。看参观者对什么感兴趣,对症下药。

  “这个叫捏泥人,有几千年的历史了。你可以留下一张照片和地址,我们会把做好的礼品寄送给你。”

  “那太好了,谢谢!”

  “你喜欢美食?太巧了,我们这里有一份菜谱送给你,还有光碟。”

  “OH!我早就听说中国菜了,谢谢你们!”

  这些宣传品,上面印着申奥口号之类。为了不让大家随手丢掉,尽量都做成了工艺品样式,增加纪念意义。

  俩姑娘站了半天,愈发娴熟,还真体会到了许老师说的“在景点推销纪念品”的感觉。

  而令她们意想不到,最受老外欢迎的居然是一个袋子。

  (马上就有!)

  请收藏:https://m.feie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