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零四章 大片_从1983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早饭后又歇了一会,张俪换了身礼服,陪许非出席开幕式。

  主办方请国际制片人协会来做评定,各项标准都很高。比如他终于看着红毯了!虽然自己没走。

  地点在魔都影城,1991年兴建,是沪上首家五星级影院,也是首家多厅影院。

  后世都五个厅、七个厅甚至更多,现在就三个厅。1厅1118座,2厅458座,3厅288座。

  一个厅全部装下。

  开幕式没什么好看的,粗糙老土。许非参加完就跑出来,去交易市场转转。

  也在一个厅里,16家制片商可怜巴巴。

  一晃到晚上。

  许非敲开了吴孟臣的门。上次火锅会议后总说要聊聊,可总没聚成。

  “小许,来来来。电影节感觉怎么样?”

  老吴是个体面人,在屋里也穿得立整。

  许老师背心裤衩,趿拉拖鞋,道:“有待完善,但已经很不错了。”

  “魔都有支撑一个大电影节的底气,A类肯定能拿下,就是别把机会浪费了。以后高不成低不就,形同鸡肋就不好了。”

  吴孟臣泡了两杯浓茶,有长谈的意思。

  “我接任中影老总,一直在熟悉情况,有老窦帮忙,还算顺利。”

  “田部长在忙什么?”

  “他在准备第二份文件,明年初就能发布。”

  “干掉省公司?”

  “对。”

  “哈!”

  许非举起杯,“以茶代酒,干一个。”

  俩人碰了一下,凑到嘴边顿了顿,又放下,太特么烫了。

  “我提个小意见,既然决定废除省公司垄断,不如再加点码,把十部大片也算进去。”

  “没那么简单。你当政策是拍脑袋想的么?必须要有理论依据,你是根据什么精神,什么法律,采取了这种举措。

  这样在原则问题上,我们才能占理。”

  哦哦!

  许非恍然,我特娘又没当过官。

  “比如3号文件,为什么要废除统购统销?因为中央在宣传贯彻《著作权法》和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制片厂生产的片子,版权本归自己所有,结果被中影统购统销,这是违反精神的。

  所以田部长找到了切入点。

  十部大片也一样,我们最近在研究几个问题:由谁引进?由谁发行?怎么引进?怎么发行?为什么是十部?

  问题解决了,文件才能出台。”

  “你们想到哪步了?”

  “首先,有人提可不可以各省都有资质引进?被田部长率先否定,如果引进权泛滥,电影市场很可能变成盗版市场。

  其次,为什么是十部?

  十部是基数,可少不可多,先试试市场的水。

  别的我们还在琢磨。”

  “……”

  许非抱着茶杯吹气,道:“其实理论依据好找,还按照《著作权法》,谁引进算谁的版权,谁就有权发行。”

  “这样可以么?”

  “什么叫引进啊?就是我买了中国内地的版权,我当然有权利处理了。

  至于方式,肯定要分账的。我们市场刚开,老美急于进入,必会让利。国际通用比例,引进片在35%左右,我们能压多低算多低。”

  吴孟臣想了想,赞同道:“也可以作为缓冲期。

  美国大片进来,冲击市场,其实并未赚什么钱。趁着这个阶段,趁着分账比例没涨之前,如果我们能前进一大步,那便是意义所在。”

  说到这,他又道:“你上次提到自己拍大片,我一直想问问你有什么计划?”

  “哧溜!”

  许老师终于喝了口水,道:“咱们先把概念明确了。

  大片,指商业大片,大导演、大明星、大投入、大场面、大回报。《大决战》那类的不算,可以叫鸿篇巨制。

  一听就有难度是吧?大投资,还得有大回报,国内谁敢拍胸脯?

  我的计划就是一步步来,先把商业片整明白了,再琢磨商业大片。”

  “姜闻那部怎么算?”

  “那是奔着奖去的,两开花嘛。”

  许非正经道:“我想筹备几部低成本的商业片,咱先让观众熟悉这个东西。”

  “低成本有多低?”

  “一两百万吧。”

  啧!

  吴孟臣不想理他,并向对方打了个喷嚏,一嘴的茶叶沫子。

  (还有……)

  请收藏:https://m.feie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