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九百章 潞王的悲催_大明文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谏亦尽到了按察地方之职责。至于朝中列位大臣弹劾林延潮,也是尽他们的职责所在,恳请陛下宽宥。”

  什么?申时行竟出面给言官做保?

  申时行不是与言官是死敌吗?

  自从高启愚案后,言官对申时行的弹劾,一直都没有中止过。

  但许国细细往里面思考一层,就能发现申时行的高明。

  首辅出面力保,天子很不悦,上一次自己设立内操,然后又向户部伸手拿钱,这两件事被言官群起攻之,弄得皇帝很没有面子。

  这一次他借林延潮的事作文章,大有报复之意。

  故而天子方才表现惊怒交加,怒不可遏的样子,绝对不是演技,而是相当认真的。

  三分是为了林延潮,七分是因为积怨在胸啊,朕已经对你们忍了很久了,以前你们让朕下不了台,今天朕把你们一个个扒了这身官皮。

  如此他既顺应了民心,又包庇下林延潮淤田案,然后还打击了言官,简直一举三得。

  但是天子不明白,内阁平日不是也被言官攻讦吗?自己给他出气呢,为什么申时行在这时还要出面保言官呢?

  搏取清名?官官相护?

  天子道:“申先生,不要替他们说话,百官失责,台谏纠之,台谏失责,朕来纠之。”

  天子这番话,众官员听的很耳熟。

  张居正在位时,就曾说过,抚按官有延误者,该部纠之,各部院有隐蔽者,科臣纠之,六科有容隐欺蔽者,内阁纠之。

  没错,这就是张居正在位时,大明制度体系。

  巡抚巡按这些疆臣,由六部监督,六部由科道监督,科道由内阁监督。至于内阁里,当然是张居正说得算。

  可是张居正后呢?

  台谏,就由天子亲自来抓,百官失责,台谏纠之,百官当然也就包括了内阁。这才是天子理想的模式。

  如此内阁甘愿?

  申时行当了几十年的官,一路被无数猛人揉搓后,方才有今天的位子,无论是官场,文章都娴熟至极,他怎么会没有对策。

  不让言官监督内阁,他办不到,所以就……天子,百官失责,言官一律纠之。

  天子不是想管教言官吗?不行,言官如果以后不敢弹劾皇帝了,不是尽往内阁挑刺。

  所以申时行道:“陛下为君以来,广开言路,台谏感知遇之恩,莫不效死陛下,故国而忘家,忠而忘身。这都是天子恩典,朝廷德政之处。”

  “言官行事确有所不周,陛下理当罚之。若是陛下能恩容言官之过失,必成明君之范。”

  明君的典范,这个马屁的规矩不可为不高。

  一旁许国,余有丁等大臣也是出班道:“臣附议。”

  

  请收藏:https://m.feie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