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八百二十章 是时候展现真正的技术了_大明文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苇萧间,沐风雨,裹风露。’

  堂堂二品大员,做事竟躬亲到这个地步,天下第一能臣,人家是当之无愧。

  史家称万历朝前十五年为‘万历中兴’是有道理的。因为万历朝前十五年,有张居正的‘以天下为己任’,有潘季驯的‘事功’,托住了大明日浅下坠的国势。

  眼下之所以能国泰民安,不得不说是他们的功劳。

  所以尽管潘季驯写信来骂,出于对他老人家的尊敬,林延潮就不写信骂回去了(吵架吵不过),来了个‘留中’(当你放屁)。

  林延潮将潘季驯的信丢到了一边,来到窗边,窗外春雷阵阵,这惊蛰就要到了,马上就是万物之时。

  连潘季驯都惊动了,林延潮知道天下舆论纷纷,此刻都指向了自己。这一次若是真修不成这百里缕堤,以后自己这张脸估计就要被人打肿了。

  可是脸打肿不打肿此事,从来也不放在林延潮之心上。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这方才是事功之所在,”林延潮望着春雨自言自语道,“是时候展现真正的技术了。”

  万历十一年的一月已是过去,现在到了二月,下了好几场春雨,雨水如膏滋润田土。

  这正是万物生长,百姓兴作的好时候。

  身为代理知府,眼下摆在林延潮面前两件事。

  一是兴河工,二是劝课农桑。

  劝课农桑为地方官员政务第一事,对于一个农耕文明,劝农之事有多么重要自是不用多提。

  甚至连天子也要每年一次‘种田(耕籍礼)’。

  为了劝课农桑,林延潮也沿用了地方官员故智,那就是缓理征徭词讼,设立三个月的免讼期。

  林延潮发布自己暂为一府太守的第一条政令——劝农书。

  这劝农书,既是法令也是教化,地方官常作一劝农书,以教谕约束百姓。

  诗经里有云,曾孙来止,以其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攘其左右,尝其旨否。禾易长亩,终善且有。曾孙不怒,农夫克敏。

  说得就是周成王劝农。

  不过后来的劝农书,一般都流于形式,官员自以为写一篇劝农文,就尽了‘劝课农桑’的职责,忽略了真正劝勉农事的本意。而且不少官员所作的劝农文,更是注重文辞华美,甚至堆砌词藻,读来佶屈聱牙,忘了这文章是写给不通文墨的老百姓看的。

  万历十一年,开春之时,归德府的归农书,由林延潮亲自起草,下告合府官员百姓。

  此劝农书张贴于各县县城,每个村集的申明亭,道路的路亭上,告知全府百姓。

  归德府考城县。

  一辆马车在路上行驶。

  马车里坐着是袁家三兄弟,他们是来归德府拜见林延潮的。

  三兄弟一路上都在闲聊,袁宗道问:“昔日宋玉有言,有人歌于楚国都城郢中也,其始

  请收藏:https://m.feie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