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七百六十一章 慈宁宫_大明文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接见。但慈宁宫里,内侍们都伫立不语,太后没有出声让他们进门,众人就唯有如此跪下去。

  天子心底有点打退堂鼓了,若是太后不见,他难道就一直在这里跪下去?外周下起了大雨,朝臣们是否会坚持下去?

  李太后虽不说明态度,但这一个拖字诀,已是化解了他们一切的手段,除非天子敢冒着大不韪冲进慈宁宫去。

  天子有几分退缩之意,但就在这时,张四维却铮铮有声地道:“陛下,宋时明肃太后与仁宗同幸慈孝寺,欲乘车先行,鲁宗道上言,夫死从子之义,以此力争。太后遽命辇后乘舆。”

  “天子与大臣于慈宁宫前跪谏,此礼乎?”

  张四维说的是仁宗与明肃太后的事,以孝而言,太后应乘车在前,天子乘车在后。

  但大臣力争说,女子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这才是三从四德。眼下先帝已去,太后应从于当今天子,岂可驾辇在天子之前,太后听了大臣反对,这才将驾辇从于天子之后。

  张四维说完,申时行亦道:“陛下,昔日仁宗率群臣朝太后于内殿。范仲淹上疏,天子奉亲于内,自有家人礼,今顾与百官同列,北面而朝,亏君体,损主威,非所以垂后世法。”

  “今日天子与臣具在,北面太后事之,此非帝王之体,臣请陛下起之。”

  张四维说完,申时行也来帮腔。

  申时行举得是范仲淹的例子,天子与太后是母子,在宫里时可以行家人之礼,天子北面事之无妨。但现在天子与百官同列,君臣皆面北事之,那么百官应尊的是天子?还是太后?

  儒臣争得就是这个礼字,要不然大礼议从何而来。天子原来侍奉太后都是如此,百官们都不敢有二话,但今日张四维,申时行一个首辅,一个次辅却一并起身论礼。

  余有丁道:“陛下,倘若鲁宗道,范仲淹今日在此,必然就此事向太后陈典。”

  三位辅臣的意思很明显了,今日之事已是骑虎难下了,若太后你再不给面子,不知分寸,那么不要怪我们连遮羞布都给你扯破。

  面对三位辅臣之拳拳忠心,天子挣扎了一阵,垂头道:“朕自幼由太后抚养长大,一贯家法如此,两位卿家不要陷朕于不孝。”

  三位辅臣一并道:“陛下,君辱则臣死,臣等纵死也不能见陛下受辱啊!”

  这时太后身旁的高公公急忙出殿道:“太后懿旨请陛下,三位辅臣觐见。”

  天子闻言顿露出欣然之色,于是君臣一并入了慈宁宫。

  太后坐在垂珠帘后,天子,三辅臣向太后行礼。

  这时垂珠帘后抽噎声传来:“陛下,你真是好孝顺啊!”

  天子听了垂泪道:“母后,此乃百官所请,朕……朕也是身不由己啊。”

  “哼,当初非陛下授意,林延

  请收藏:https://m.feie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