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自古贫贱出良才_大明文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算缗告缗出自史记平准书,说得就是汉武帝对百姓征税一等算法。

  汉朝时一缗为一千钱,如工商业者财产以两缗为一算,平民百姓以四缗为一算,这称为算缗,工商业者要如实将财产向朝廷,然后朝廷以财产多少征税。

  任何胆敢隐匿不报的大商人,若有人告发,那么商人会被重罚,而告发者分得商人一半财产,这被称为告缗。

  对于大部分读书人而言,读史记估计能记几个名字就不错了,至于算缗告缗那就拉倒吧。就算明白了,但这文章怎么写,如何写,也是很难办啊。

  所以耿定力见林延潮出这一道题时也是摇头,这哪里是在选拔读书人,这是在选拔官员。

  面对众人如此反对,林延潮却是坚持,为国举才不在于多,最重要是得人,五六千学生里只要有一二能合乎他的心意就已经足够了。

  不过林延潮还是考虑众人意见将史策第二道题难度下降,甚至时务策也是放低标准。

  一日考完,提前交卷的读书人很多。林延潮将收上来的卷子一看,大多数人都是将三道策问题空了不做,当然乱答一气的也有不少。

  三道策问题答得好的,特别是最后一道能答得上的少之又少。

  三日后,鳌峰书院内。

  一百五十名筛选出来的书院弟子站在堂下,他们既是紧张又是兴奋,只要过了这一关就是书院弟子了。

  然后他们一一地被唤入堂上。此堂就是书院以后的主讲堂崇正讲堂。

  堂上挂着一副孔圣画像,林延潮,耿定力,徐贞明三人面南而坐,如徐火勃,徐熥,翁正春,林慎都是分坐左右。

  紧接着一名考生进入堂上。

  徐火勃道:“汝当堂默写这一次招考里四书题第二道‘君子不重则不威’,便写便答话。”

  这名考生一愕随即道:“学生有些不记得了。”

  徐火勃面色一沉道:“才考得三日就不记得了?莫非是替考的吗?”

  那名考生色变道:“学生记起来了,记起来了。”

  这名考生走到案前,案前笔墨都已备好。

  一旁徐贞明问道:“汝是哪里人?”

  “泉州府晋江人士。”

  “现在有何功名?”

  “晋江县附生。”

  “家中三代履历?”

  “家父卢建经商……”

  问完话后,对方苦笑道:“仓促间好容易记起来了,若是有错了几字,还请见谅。”

  徐火勃收了卷子交给徐贞明,耿定力,林延潮三人过目。

  徐贞明看后率先道:“你此卷与原卷相较一字不差……”

  那人敢露出喜色,却见徐贞明道:“笔迹与原卷也相似,显然这书写原卷的人刻意模仿过你笔迹,但形容易仿,笔触轻重却……”

  那考生当即道:“学生冤枉啊……”

  林延潮拿过卷子接着道:“你

  请收藏:https://m.feie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