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创办书院_大明文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诸位要提醒林某要为‘穷善达济’这后半句之事了。若继续放任岁月蹉跎,光阴荏苒,岂是我辈所为乎?所以林某收下此画,在此也谢过诸位好意。”

  林延潮一言之下,满堂皆静,谁也没有想到在赠画之后,林延潮却道出如此一番话来。

  “说得好!”

  “此真金玉良言。”

  不知是谁道一句,随即满堂之上,众人喝彩连连,掌声雷动。

  而一旁翁正春目睹着这一切,听了林延潮这一番话后他有几分茫然若失。他心底道,这么多年了,我比宗海是越差越远了。我常意不平矣,读书时常想着愤世嫉俗,自己为官以后如何兼济天下,但真正为官之后,却想着如何独善其身,此真为本末倒置了。

  想到这里,翁正春将心情平复下来,以往的心结也在不知不觉间被打开了。

  最后陈一愚仍是取来笔墨请林延潮留下文墨。

  林延潮抬起头想了想,然后与众人言道:“人生百年,立于幼学。诸位都是林某的同窗,同案,今日林某不如与诸位定一个百年之约,在座若有人活到百岁,看看今昔如何?”

  当即林延潮提笔一挥而就。

  众人争相捧墨读之,看看林延潮到底写得是什么?

  但见上面写着如下。

  忆昔常别,阳关千叠,

  狂歌曾竞夜,

  收拾山河待百年约。

  同窗情,千千结,

  问少年心事,

  眼底闽水,心底黄河月。-

  此后世的名字称燕园情,被视作北大校歌,林延潮今日用来,将未名湖改作了闽水,将燕园情改为了同窗情而已。

  一词作罢,众人不住称赞。

  这一刻林延潮想起当年毕业之时,那时也是如此情景。

  林延潮举起酒杯,这狂歌竞夜,同窗之情,少年时的书生抱负都融入了这杯酒里,他与众人痛饮,达旦而罢。

  次日林延潮与众人一一作别,不少人红了眼眶。

  待送翁正春时,翁正春主动与林延潮道:“宗海兄昨日之言,与翁某而言如醍醐灌顶一般。我已决定改变初衷,参加下一科的会试,随宗海兄一起走一走那治平之道。”

  听了翁正春的话,林延潮不胜高兴道:“太好了,如此真是朝廷的幸甚,也是林某之幸甚。”

  翁正春这时道:“宗海兄莫要抬举翁某了,我也只是试一试罢了。其实昨日听宗海兄之言,翁某心底除了钦佩之余,还有一事不解。宗海兄既怀兼济天下之志,为何却又从朝廷辞官。舍庙堂之外,还有何处可以安邦定国呢?”

  林延潮闻言大笑道:“克生兄所言极是,其实不止你一人如此说,旁人早有建议。其实在林某看来治平之功未必要在庙堂上才能修的,教书育人照样可以。”

  “这一次回乡,我打算办一间书院,教授学生,让圣贤之道薪火相传!”

  翁正春闻言肃容道:“原来宗海兄早有大志,

  请收藏:https://m.feie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